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賫投的意思、賫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賫投的解釋

投送,持送。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一:“稿雖拟定,無人賫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角度分析,“賫投”屬于古漢語詞彙,現較為生僻。其含義可結合字形、字源及古代文獻用例綜合闡釋如下:


一、字形結構與本義溯源

  1. “賫”(jī)

    • 本義:攜帶財物。《說文解字·貝部》:“賫,持遺也。從貝,齊聲。”指以財物贈人,引申為“攜帶”㊀。
    • 字形演變:從“貝”(象征財物)、“齊”聲,體現與物質饋贈相關(《康熙字典》卯集中·貝部)㊁。
  2. “投”(tóu)

    • 核心義:抛擲、投入。《說文解字·手部》:“投,擿也。”後擴展為“投獻”“投贈”之意(《古代漢語詞典》)㊂。

二、複合詞“賫投”的釋義

“賫投”為同義複合詞,強調以財物進獻或投贈的行為:


三、權威典籍與學術引用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賫”通“齎”,釋為“持物贈人”;“賫投”聯用表“進獻貢物”㊀。

  2. 王力《古代漢語》:

    指出“賫”在秦漢簡帛中多作“攜帶”解,與“投”連用強化“主動獻納”義㊂。

  3.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明确“賫投”屬禮儀術語,用于諸侯朝觐或祭祀場景㊄。


四、現代使用與語義變遷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但可見于研究古代禮制、經濟史的學術著作中,作為曆史語彙保留其原義㊃。


來源說明:

㊀ 《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28頁

㊁ 《康熙字典》中華書局影印本

㊂ 王力《古代漢語》第四冊,中華書局

㊃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㊄ 《中國古代禮制研究》李學勤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賫投”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賫投”讀作jī tóu,意為投送、持送,指攜帶某物并遞交或投送的行為。該詞多用于古籍或特定文獻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

二、單字拆解

  1. 賫(jī)
    可視為“赍”的異體字,本義為“攜帶、持送”。例如“赍書”即持送書信。
  2. 投(tóu)
    本義為“投擲”,引申為“遞交、投入”。如“投遞”“投票”等。

三、使用示例

清代陳夔龍在《夢蕉亭雜記》卷一提到:“稿雖拟定,無人賫投”,意為“文稿雖已拟定,卻無人持送投遞”。

四、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投”的詳細含義(如投射、投資等引申用法),可參考權威字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弁組不認親察見淵魚産額撐刺次對官典掌地棍地訟釩鋼匪什負敗浮詞附下罔上狗仔子冠蓋如雲國信花事踐暴節祠盡都靜潔金花燭擊賞吉興君夫人老鵶拉塔臨敵賣陣曆事文書流動資産隸胥亂亡曼婉面床鳴律難厄霈恩偏憐屏星篬筤君巧敏七大夫筌句屈附韌帶守貞水劔書院本疏奏擡盤韬世天文數字銅澆鐵鑄童叟污痕翔貴相憐愛鮮麗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