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田石中的上品。晶莹透明如冻冰,故称。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青田冻寿山石》:“ 明 万历 时, 处州 山中往往出‘青田冻’,璞中剖出,初本软腻,见风始结为石,故名‘冻’。其色有淡白、淡黄、淡青三种,以之鐫刻图记,远胜铜、玉。”
“青田冻”是青田石中的一种上品石材,因其质地晶莹透明、状如冻冰而得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青田冻属于青田石的一种,主要产自浙江青田县方山地区,矿物成分为叶蜡石。其特点是质地细腻、半透明至全透明,色泽纯净,触感温润。
名称由来与特点
“冻”字源于其外观类似凝固的冰晶。根据清代阮葵生《茶馀客话》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开采时,原石初剖时质地软腻,经风吹后逐渐硬化成石,故称“冻”。颜色以淡白、淡黄、淡青为主,透明度高者尤为珍贵。
用途与价值
青田冻因硬度适中、易于雕刻,常用于制作印章或工艺品。其品质被认为优于铜、玉等材质,尤其适合镌刻精细图记。其中顶级品种“灯光冻”微黄半透明,价值堪比黄金。
历史与文化地位
自明代起,青田冻便被视为名贵印石,与寿山石齐名。清代文献中多次提及其在文人雅士中的流行,成为传统篆刻文化的重要载体。
青田冻是兼具实用与收藏价值的石材,其独特的质地和历史背景使其在中国传统工艺中占据重要地位。
词义:青田冻是指寒冷的冬天,天气寒冷,气温骤降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青(靑)字的部首是靑(青),共4画;田字的部首是田,共5画;冻(凍)字的部首是冫(冰),共5画。
来源:青田冻一词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民间。青指的是冷冽的天气,田则代表大地的寒冷,而冻则是形容天气寒冷。这个词汇一般用于北方地区描述最寒冷的天气。
繁体:青田冻的繁体写法是靑田凍。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青田冻的字形和现代汉字有所不同。青字的古代写法为靑,田字的古代写法为電,冻字的古代写法为凍。
例句: - 这个冬天非常寒冷,天气一下子就变成了青田冻。 - 在北方,人们常说一到青田冻就意味着冬天真正的到来了。
组词:青田冻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不同的词组,如:“青田冻天”、“青田冻地”等。
近义词:寒冷、严寒、酷寒。
反义词:暖和、温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