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蓖麻蚕的意思、蓖麻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蓖麻蚕的解释

绢丝昆虫。原产印度。一生中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老熟后能吐丝作茧。喜吃蓖麻叶子,饲养简便,生长迅速,中国南方可终年饲养。蚕丝耐酸、耐碱、吸湿性好、富有弹性,是优良的绢纺原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蓖麻蚕(学名: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是鳞翅目天蚕蛾科的一种经济昆虫,其名称源于其主要寄主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生物学特征及实用价值三方面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词源

据《现代汉语词典》定义,“蓖麻蚕”指以蓖麻叶为食料的绢丝昆虫。其名称构成:

二、生物学特征

  1. 形态识别

    幼虫体呈青白或淡黄色,体表密布黑斑,各节具肉质突起;成虫翅展约10cm,前翅顶角显著外突,翅面有新月形透明斑。

  2. 生活习性

    属完全变态昆虫,年发生4-5代。幼虫期20-25天,吐丝结茧呈纺锤形,茧色洁白,丝质具有天然荧光性。

三、经济价值与应用

蓖麻蚕丝纤维细度约3旦尼尔,断裂强度优于桑蚕丝,适用于特种纺织材料。其蚕蛹含蛋白质60%以上,可加工为动物饲料或食品添加剂。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南方广泛推广养殖,成为蓖麻产区的重要副业。

资料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2. 王宗舜等.《资源昆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 张广学院士团队.《中国昆虫资源利用与产业化》.科学出版社,1998.

网络扩展解释

蓖麻蚕是一种重要的绢丝昆虫,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蓖麻蚕(学名:Eri-silkworm)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天蚕蛾科,原产于印度,在中国南方多省均有分布。其幼虫以蓖麻叶、木薯叶等为食,吐出的丝是优良的纺织原料。

二、生物学特征

  1. 形态:幼虫体色多样,常见白色、黄色或天蓝色,部分带黑斑。
  2. 生命周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成熟后吐丝结茧。
  3. 习性:耐高温高湿,生长迅速,在适宜地区可全年饲养。

三、经济与药用价值

四、分布与养殖

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印度为原产地。饲养成本低,适应性强,适合推广养殖。

若需更详细的生物学分类或养殖技术细节,可参考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绊子北昆饽饽房槽道婵嫣岔气蛏苗嗤啦传芭楚柁吴樯倒踬打算的尔电影院顶拜顿绝发酵酒封石规步教坊角抗竭精警动泾渭自分僦丁九隆鸠閲句调里居留馆路资芒鞋谩怜冒籍秒忽命帅迷头认影拏班做势辇运浅声前星切题漆烟驱侵鋭志觞传圣帝明王声声慢(寻寻觅觅)时诎举赢室外肃澹僮锦头彩吞刀刮肠瓦盆无名五内如焚鹜新下藩郄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