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奉命。《书·甘誓》:“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明史·太祖纪二》:“不恭命者罚无赦。”
(2).引申谓奉行故事,徒有形式。 唐 元结 《论禹庙状》:“年代久远,祠宇不存,每有詔书令州县致祭,奠酹荒野,恭命而已。”
“恭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指恭敬地遵从命令或安排,强调对上级或长辈的顺从态度。该词由“恭”(恭敬)和“命”(命令)组合而成。
本义:奉命行事
出自古籍《尚书·甘誓》:“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此处指将士若不遵从命令,将受严惩。类似用法也见于《明史·太祖纪二》:“不恭命者罚无赦。”
引申义:形式化执行
唐代元结在《论禹庙状》中提到,后人祭祀禹庙时“恭命而已”,暗含仅表面奉行、缺乏实质的意味。
“恭命”既可用于表达尊崇与服从,也可隐含消极的敷衍态度,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恭命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恭”和“命”两个字组成。
“恭”字的部首是心字底部的亻,共有十三画;“命”字的部首是口字旁的口,共有五画。
“恭命”一词源自古代中国文化,原指对命令或指示表示恭敬和遵从。
繁体字中,“恭”字的写法为“益”。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恭”字和“命”字有以下写法:
恭:龚(杂鱼)在上并两竖古代写法;未则两竖心之形;其多种写法由小双心生-两竖
命:口(口字旁)在上,下有四丝形并竖下端;在上并九丝下;甲骨二字标字可见
1. 他总是对长辈的吩咐非常恭敬,从不违背。
2. 整齐恭敬地站立,等待着上级的命令。
恭敬、恭贺、恭维、恭喜、供命
顺从、遵从、听从、恭顺、顺服
违抗、抗命、不从、不顺从、不听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