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陶怡的意思、陶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陶怡的解释

陶冶;使愉快。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六:“中秋来了,陶怡情性的佳节到 欧洲 一变而成伤怀感慨的因由--也许是我心理的病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陶怡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陶”和“怡”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情操、陶冶性情,使人达到愉悦平精神状态。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字义溯源

    • 本义:指烧制陶器(《说文解字》:“陶,再成丘也”),引申为塑造、教化。如《礼记·王制》载:“明七教以兴民德”,注疏言“教民者,陶人之埏埴也”,以制陶比喻教化。
    • 引申义:熏陶、陶冶,强调通过外部环境或艺术感染塑造人格(例:朱熹《诗集传》“陶,化也”)。
    • 本义:和悦、愉快(《说文解字》:“怡,和也”)。《尔雅·释诂》释为“乐也”,如《论语·子路》“兄弟怡怡”形容和睦之态。
    • 引申义:心灵愉悦、精神舒畅(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

二、合成词释义

陶怡(táo yí)为并列式复合词,融合“陶”的教化义与“怡”的愉悦义,指:

通过文化、艺术或自然熏陶,使人的性情得到修养,达到平和愉悦的境界。


三、文化内涵与用法

  1. 儒家教化观

    儒家强调“礼乐教化”,认为诗、乐、礼能“陶怡性情”,如《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2. 艺术审美功能

    传统书画、诗词被视为陶怡性志的载体。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画虽一艺,而能陶怡性灵。”

  3. 现代教育应用

    用于描述美育、德育对人的塑造作用(例:“音乐陶怡情操”“山水陶怡心灵”)。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213页):

    “陶怡:陶冶性情,使愉悦。”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在线版链接(注:此为官网,释义需订阅查询)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陶怡:陶冶使愉悦。例:~性情。”

    ISBN:978-7-100-12450-8

  3.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

    “陶怡:怡乐情志。见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国学大师网在线检索


五、字源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象制陶器) (增“阜”表土丘) 陶(定型)
未发现 未发现 怡(从心台声)

注:字形解析参考《字源》(李学勤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陶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陶怡”由“陶”和“怡”两字组成:


二、使用场景

  1. 描述情感状态
    如:“他沉浸在音乐中,陶怡自得。”(形容因艺术活动感到愉悦)。
  2. 表达环境的影响
    如:“山水陶怡性情。”(指自然景色使人心情开朗)。
  3. 文学引用
    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写道:“中秋本为陶怡情性的佳节,却成了伤怀的因由。”,此处强调情感反差。

三、延伸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语典故或例句,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文学作品中的实际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暴跳匾式逼畏不自在唱念城市总体规划刺打打博顿地多瑙河三角洲督劝翻语風姿嘎杂子革佃宫梅锅块鹤顶鹤毛皇威芔吸忽亲胡吢绛气皎皎叽叽哇哇荆江矜露科名人暌远困兽犹鬭灵风留学露鸿卯饮眄视指使蜜不齿蜂泌丘念念不忘镊髩农径披毛求疵魄然墙垛乞贷遶弄扔蹦神庐诗肠十二街受书鼠啮虫穿四隐松笼宿念讨戮提包通子文梁小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