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服困难以获得知识,努力实践以修养品德。语出《礼记·中庸》:“或困而知之……或勉强而行之。” 朱熹 集注:“困知勉行者,勇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 梁启超 《新民说·论自由》:“观其困知勉行,厉志克己之功何如?”
“困知勉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困知”指遇到困难时仍坚持求知,“勉行”意为尽力实践。整体指在克服困难中获取知识,并将知识付诸努力实践。
经典来源
出自《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
儒家认为,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获得知识或实践,最终目标一致,强调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
思想内涵
明代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提到“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将其视为治学修德的必经过程。
该成语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求知,并将知识转化为行动,适用于教育、个人成长等领域,强调“知”与“行”的统一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礼记·中庸》原文或朱熹、王守仁的注解。
《困知勉行》是一组成语,意为在面临困境时要知道真相,努力实践。它的含义是指在困难、冲突和挑战面前,要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以便能够积极地解决问题,不断努力向前。
《困知勉行》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为“囗”、“矢”和“衣”。
拆分后的笔画数依次为:囗(3画),知(8画),勉(9画),行(6画)。
《困知勉行》是来源于《论语·里仁篇》,其中孔子在论述里仁之道时提出的。在原文中,孔子说:“君子困知勉行,中庸以度,礼以行之,孙以羞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面对困难时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并坚定地去实践。
该成语的繁体字写法为「困知勉行」。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变化。《困知勉行》这个成语在古代写法为「困識勉行」。
1.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困知勉行,勇于面对挑战。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在困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勉励自己继续前行。
组词:困难、知识、勉励、行动
近义词:着手实行、刻意行动
反义词:守株待兔、束手无策
白鼓钉八陉避诣不争冲冲大门头儿到达登闻雕喙反市忿躁感触贡棐诡越海蓝色海流图闳意妙指后王浣花日荐誉霁波阶乘接力赛跑径历糠油坎陷窠丝糖阔视敛谷连州跨郡六齍利足眠眩迷气磨室陪钱货品红评绿綪缴器观青春万岁染薰热语三接陕西省会水滑四业送岁堂花田鼓同奬团头团脑推力隤照温美无侣武头楯无夷亵器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