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王的意思、后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王的解释

(1).继承前辈王位的君主。《书·召诰》:“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 孔颖达 疏:“谓继世之君及其时之人,皆服行其君之命。” 唐 韩愈 《鳄鱼文》:“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 江 汉 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 楚 越 。”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王之子孙大宗继为王者,谓之后王。”

(2).泛指继前朝而起的国家元首。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后王视生民之版,与九州地域广轮之数,而衰赋税,大臧则充。”


君主;天子。《书·说命中》:“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 孔颖达 疏:“后王,谓天子也。”《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皇祇发生之始,后王布和之辰。” 清 龚自珍 《农宗》:“古者未有后王君公,始有之而人不骇者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后王"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主要含义需从构词和典籍用例两方面理解:

一、核心释义 指后世君王或继承先王的君王。其中:

二、具体含义与语境

  1. 与"先王"相对的后世君主:
    • 这是最常见的含义。"后王"泛指在时间上晚于古代圣王(先王)的君主,强调历史的延续性和对先王法度的继承。例如《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意谓:天地起始的状态,就像今天一样;历代圣王治理天下的道理,就体现在后王身上)。这里"后王"指后世能效法先王之道的君主。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后王"的释义及《荀子》原文例证分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相关词条。
  2. 继承王位的君主:
    • 在具体语境中,也可指直接继承前任王位的君主。例如《尚书·说命中》:"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意谓:立了天子诸侯,又设大夫众长作为辅佐)。这里的"后王"指继位之君。来源参考:《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对"后"字相关义项的解释及《尚书》用例;《辞源》(商务印书馆)"后王"条。

三、使用特点

"后王"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含义是指后世君王或继承先王地位的君王,常与"先王"对举,体现时间上的先后承继关系。其理解需结合具体古籍语境。来源参考综合:《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辞源》(商务印书馆)相关词条释义及经典文献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后王”一词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后王”主要指在地位、权力或疆域上超越前代的君主或统治者。该词最初源于周代对殷商后裔君主的称呼,例如清华简记载的“后王”特指殷商灭亡后的继承者。此外,它也泛指继承前朝王位的君主或新兴政权的国家元首。

二、历史演变

  1. 商周时期:指商、周先世之王,或殷商灭亡后由周分封的殷人后裔君主(如宋国国君)。
  2. 秦汉以后:逐渐扩展为对继位君主的通称。例如后汉王朝的刘协被称为“后王”,但因其政权短暂衰败,该词也隐含“未能延续前代辉煌”的贬义。
  3. 广义用法:唐代韩愈在《鳄鱼文》中以“后王德薄”形容统治力衰微的君主;清代龚自珍则用其指代继承王位的嫡系子孙。

三、用法扩展

在部分文献中,“后王”被直接等同于“天子”或最高统治者。例如《尚书》记载“树后王君公”,孔颖达注解为“后王即天子”。这种用法多见于先秦至汉代的礼仪和政论文本。

四、相关辨析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尚书》《礼记》及清华简等原始文献,或参考等现代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本轮沉浮俯仰惩劝疮巨衅深垂芳赐福颠连纺织发蔫粪门伏式官偪民反珪社汉中黑古隆冬横蔑花把势皇号霍铎夹道家生肖极绌截发剉稾惊散径术劲悍椇枳看客老花根泐布冷觉镰采黎园立锥买取迷暗民信局南榻鸟官屏居平一公彊急鹊驭容假三山骨上辈水泄不通思帝乡俟俟锁南枝田更田啬夫通分秃顶王阙王使文旨线抽傀儡相者效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