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壸则的意思、壸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壸则的解释

妇女行为的准则、榜样。 唐 陈子昂 《唐故袁州参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承礼训於公庭,习威仪於壼则。”《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皇后》:“顾史求箴,道先於壼则;撝谦率礼,教备於中闈。” 宋 陆游 《陆孺人墓志铭》:“庙祭宾享,维妇之职。嫚驁狠骄,蠹我壼则。孰如孺人,耆老益恭。名山崇崇,閟此幽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壸则”是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及历史文献中追溯。“壸”(kǔn)本义指宫闱中的道路,后引申为妇女居住的内室,如《周礼》中“宫中之门谓之壸”;“则”指规范、准则。二者结合后,“壸则”特指古代女性在家庭内部应遵循的礼仪规范,涵盖持家、言行、德行等方面。

该词与《礼记·内则》的记载高度相关,例如“妇事舅姑,如事父母”的孝道要求,以及“凡妇不命适私室,不敢退”的居室规矩,均体现了“壸则”对女性角色的约束。班昭《女诫》进一步细化这些准则,强调“谦让恭敬”“守节整齐”等具体行为标准。清代《女范捷录》中“壸政肃兮家道昌”的描述,则反映出“壸则”对家族治理的影响。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礼记注疏》中华书局
  3. 《后汉书·列女传》
  4. 《女范捷录》古籍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壸则”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壸则”读作kǔn zé,指古代社会中妇女行为的准则和榜样,常用于强调女性应遵循的礼仪规范或道德标准。例如《旧唐书》提到“顾史求箴,道先於壼则”,即以历史为镜,推崇女性典范。

2. 词源与用法

3. 文化背景
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反映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如《旧唐书·后妃传》用“壸则”强调皇后应具备的德行表率作用。

注意:“壸”与“壶”(hú,容器)字形相近,但音义均不同,需注意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逼隘必大步犁财赍次级毳冕得道多助的这迪古独脚腿飞锋凤卣佛山市覆部浮收勒索各尽所能各式各样阖室娇面交响曲交椅徼障劲翮抗拒阃望老硬冷面乱实麦饘忙祥蛮夷邸密彀宓机绢闹吵吵黏连逆徒碰锁披枷戴锁签差铅砂请旨穷暴穷目三令节韶艳神閟十二指阳缩舌檀檀炭檛天旨湍濑五色肠下半旗香腻向盘显诛小袖下埽喜不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