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困餧的意思、困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困餧的解释

同“ 困馁 ”。《后汉书·刘盆子传》:“帝令县厨赐食,众积困餧,十餘万人皆得饱飫。”《宋书·袁湛传》:“荣利荡其正性,赋敛罄其所资,良畴无侧趾之耦,比屋有困餧之患,中间多故,日不暇给。”《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元年》:“虏久羈旅,所部遇之无状,困餧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困餧(kùn wèi)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指饥饿困顿,形容因缺乏食物而陷入极度困窘、衰疲的状态。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

一、字义溯源与构成

  1. “困”:

    本义指门槛,引申为窘迫、艰难。《说文解字》释:“困,故庐也。从木在囗中。”后多用于形容生活艰难、精神疲乏的状态。

  2. “餧”:

    通“馁”(něi),意为饥饿。《说文解字注》:“餧,饥也。从食委声。”强调因食物匮乏导致的生理衰竭。

二字组合后,“困餧”强化了饥饿与困顿交织的语义,多用于描述因长期缺粮而身心俱疲的极端处境。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困餧”释义为饥饿困乏,例证引《汉书·严助传》:“士卒暴露连年,中国困餧。”指戍边士兵因粮草不继而饥疲交加。

  2. 《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

    强调“餧”与“馁”互通,释义为饥饿导致的身体衰弱,常见于先秦两汉文献。

三、文献用例与语境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侧重含义 差异点
困餧 饥饿与困顿并存 书面语,强调身心双重衰竭
饥馑 泛指灾荒缺粮 侧重宏观粮食短缺
饥疲 饥饿导致体力不支 突出身体劳累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在线版:www.hydcd.com]
  2.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ISBN: 9787101012191]
  3. 《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4.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困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详细解析

  1. 词义侧重:
    该词强调因外部环境(如灾荒、战乱、赋税过重)或内在因素(如资源匮乏)导致的饥饿与困顿。例如《宋书》中“民多困窶”的记载,即指百姓因水灾而生活困苦(、间接关联)。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叙述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常见搭配如“困餧之患”,形容群体性的生存危机(引例)。

与其他相近词的区别

例句参考

“比屋有困餧之患”(引例)
译:家家户户都面临饥饿困乏的忧患。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文用法,可查阅《宋书》《续资治通鉴》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保境彼一时,此一时不及裁纠参贰常棣碑産利彫弓端洁跺抬恶念阏郁访理钩股乖气龟孙寒鹭划过黄教环洲鹘落浑塠自扑江沱简捷仅事近务絶世无双阚虓剌登哩登连署猎酒邻佑丽柔隆刑峻法旅坟门阶谋财牛折齿劈心里墙根迁迹清驶擒擿弃失乞乡郡弱才三凶哨厮朔牖死节死声活气天运吐芽土质哇哩哇啦罔念顽疏伟力危如朝露五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