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宽阔。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庙碑》:“庙舍峻整,阶序廓大。”
(2).度量宽宏。 明 方孝孺 《曹处士墓碣铭》:“遇人无贱贵,一以至诚不欺为本,廓大好施予。”
(3).犹扩大。 明 李东阳 《<茶陵谭氏族谱>序》:“然则及此而修之,推究据守以图廓大,司副之责诚不容以不尽,此谱之所以修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特点固然使漫画容易显出效果来,但廓大了并非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出效果。”
“廓大”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三层含义:
指空间上的宽阔
常见于描述建筑或场所的宽广,如唐代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记载:“庙舍峻整,阶序廓大”,意为庙宇台阶宽阔宏伟。
形容人的度量宽宏
明代方孝孺在《曹处士墓碣铭》中写道:“廓大好施予”,指为人胸怀宽广且乐善好施。
表示范围或程度的扩大
明代李东阳提出“推究据守以图廓大”,强调通过研究巩固基础以实现扩展。鲁迅在《漫谈“漫画”》中则用“廓大”特指艺术手法中对事物特点的夸张放大。
现代用法:当前“扩大”已成为更常用的表达,“廓大”多用于文学或抽象概念的扩展描述(如思想、格局等),其书面语色彩较浓。
廓大(kuò dà)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语,形容事物宽广、辽阔、广大无边的意思。
廓大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廓(kuò)和大(dà)。
廓的拆分部首为广(ㄍ一ㄤ), 总笔画数为广的6画。
大的拆分部首为大(大的拆分部首即大字旁,也叫“大字头”。大字头是很多汉字中最常出现的部首之一,在构造词语时可以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笔画数为大的3画。
廓大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和文化。它的字义是在古代汉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在繁体字中,廓大是廓字与大字的组合,形状和简体字相同,只是笔画形式略有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
廓在古代写法中,廓字上方多有多横的横画,表示广大无边。大在古代写法中,右侧画线较长,如今变成了现代字的横撇捺形状。
1. 这片草原真是廓大,一望无垠。
2. 我们需要一个廓大的会议室来容纳所有的与会人员。
廓大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为以下形容词:
1. 廓大无边。
2. 宽广廓大。
3. 廓大辽阔。
与廓大含义相近的词语有:
1. 广阔
2. 宽敞
3. 辽阔
与廓大意义相反的词语有:
1. 狭小
2. 狭隘
3. 狭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