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端庄稳重。 宋 欧阳修 《跋<李西台书>》:“ 李公 为人端重清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诸姊妹皆呼之贵人以嘲笑之;而 四娘 端重寡言,若罔闻之。” 曹禺 《日出》第二幕:“一个十分瘦弱的女人,举止端重,衣服不甚华丽。”
(2).端正凝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弇州 旧藏《汉书》,得之 吴中 陆太宰 家, 宋 板 宋 楮,字画端重,是 赵文敏 故物。”
"端重"是汉语中描述仪态品格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庄重严肃而不轻佻的形态特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释义为"端庄稳重",强调内外兼修的精神气质,由"端"与"重"二字共同承载深层语义。
从字形结构分析:"端"字本义为直立之物,甲骨文象人直立之形,《说文解字》释为"直也",引申出端正、正直之意;"重"字金文象人背负囊橐之形,《说文》解作"厚也",承载稳重、沉着的内涵。二字组合形成语义叠加,构成完整的品格评价体系。
该词在具体语境中存在三层应用维度:
权威典籍中,《汉语大词典》引明代方孝孺《与郑叔度书》"言貌端重",证实该词在明代已形成稳定语义场。《辞源》第三版特别指出其包含"端正严肃"与"庄重有威"双重特质,体现传统礼教文化对君子人格的要求。
来源参考:
“端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uān zhòng,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或事物的形态特点。以下是详细解释:
“端重”主要有两层含义:
字义拆解
使用场景
古代文献
现代文学
“端重”既可用于形容人的品格修养(如稳重得体),也可描述事物的端正风格(如书法、仪态)。其核心在于“庄重而不失分寸”,常见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
百口败柳残花拜内别具匠心丙科庇讬剗戾尘黩扯气崇期床茵椿庭除饰促轸鹅腿子非夫伏道负险蛤骨公望贵籍蜾匾湖石简傲絶俗剑壁奬护豭猪杰屋琅花老保儿林薄六徵买歡蛮触相争厖儿面是心非民夷乾人绮刻清邵迉迡欺压荣区辱仕僧馆折钱世善堂霜岚谁某说不响丝绦俗陋堂舅檀英剃头挑子一头热颓缺威略仙界小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