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涝洼地的意思、涝洼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涝洼地的解释

低洼易淹的田地。 韦君宜 《忆西榆林》:“种稻子比种什么都上算,收的又多,吃着又好吃,卖着又值钱,又是什么涝洼地都能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涝洼地是汉语中描述特定地形与水害现象的复合名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基础释义(语文词典角度)

指地势低洼、易遭洪水淹没或长期积水的土地。其中:


二、专业延伸(地理学术语)

在自然地理学中,涝洼地具有以下特征:

  1. 水文特征:

    雨季易积水成涝,旱季可能退水形成沼泽或盐碱地,如黄淮海平原的洼地群(《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华北平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第89页)。

  2. 生态影响:

    长期积水导致土壤缺氧,形成潜育化土层,限制农作物根系发育(《土壤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章第4节)。

  3. 治理方向:

    传统通过修建排水沟渠、台田(抬高地势)等方式改造,如山东禹城的涝洼地治理工程(《中国农业地理》,科学出版社,第152页)。


三、形成原理与区域分布

涝洼地多形成于:


权威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 收录“涝”“洼”单字释义,为词义基础来源。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缩印本。
    • 提供复合词的系统性解释。
  3.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华北平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
    • 分析典型涝洼地区域案例及治理实践。
  4. 《土壤地理学》(朱鹤健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 阐释涝洼地土壤理化特性及生态影响。
  5.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 说明涝洼地与气候、水文系统的关联性。

网络扩展解释

“涝洼地”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释

  1. 构成分析:
    • “涝”指水淹,“洼地”指低洼区域,组合后强调地势低且易受水患影响的土地。
  2. 实际应用:
    • 常见于农业或地理描述,例如:“鲁西北地区是涝洼地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 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比喻人生或事业中的艰难处境,如“陷入涝洼地般的困局”。

三、使用场景与示例

四、相关扩展

五、注意事项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地区的涝洼地治理案例或详细分类,可参考农业地理相关文献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昧摆踪拔亲碑池背篼辩照骠姚别试蔽亏秉公无私采庸草菅出荷刺剑大伾等头空帝国断管残渖耳檐儿二尊夫襓公侯万代公揖光彩夺目国脉故絮辉藻夹击几多筋马羁絏浚沟慷慨淋漓炕桌铐子空籍崃嵦两厦连雪庐园马王爷篾索鸟兽行牛渚矶跑节场陪克祁连山侵败请先入瓮山岅市准十捉九着天空实验室铜环頽竞委分畏羡笑溶溶霞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