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观的意思、东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观的解释

(1). 东汉 洛阳 南宫内观名。 明帝 诏 班固 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 章 和 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南朝 陈 徐陵 《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 唐 刘禹锡 《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诗:“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

(2).称宫中藏书之所。 北周 庾信 《皇夏乐》:“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唐太宗 《赋尚书》诗:“ 崇文 时驻步,东观还停輦。輟膳玩《三坟》,暉灯披《五典》。” 清 钱谦益 《<董文敏公遗集>序》:“故其题识赏鉴之文,区明雅俗,别裁真伪,东观输其博,南宫逊其精。”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东观”是汉代重要的文化机构,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心含义

  1. 东汉宫廷藏书与修史之所
    东观位于洛阳南宫内,是东汉时期皇家藏书楼和修史的核心场所。明帝时期,班固等学者在此修撰《汉记》(后称《东观汉记》),章帝、和帝时期进一步成为国家档案和典籍的集中地。其建筑规模宏大,环境幽雅,上层有十二间高阁,兼具学术与行政功能。

  2. 泛指宫中藏书机构
    后世常以“东观”代指宫廷藏书之所,如北周庾信《皇夏乐》中“东观书还聚”,唐代李世民诗中亦提及“东观”与典籍整理的关系。

二、功能与地位

三、历史影响

东观对后世图书馆和史馆制度影响深远,其“藏书—修史—校书”一体化的模式成为历代效仿的范例。唐代“崇文馆”、宋代“秘阁”等机构均受其启发。


如需进一步了解东观建筑结构或《东观汉记》内容,可参考历史类专著或《后汉书》相关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东观(dōng guān)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拆分部首是“一”和“冖”,笔画总共有十一画。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观念。在古代,人们常常在东方观察和观察事物。东观在传统的繁体字中没有特定的变化。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东观的写法与现代一致。 以下是一些关于东观的例句: 1. 他站在山顶,东观日出的美景。 2. 皇帝常常坐在宫殿中的东观台上,观赏京城的景色。 一些与东观相关的组词可能包括:东方、观察、观望等。 东观的近义词可能有:东侧、东端、朝东等。 至于反义词,与东观相对的可能是:西观、南观、北观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满足你的需求!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贬辱逋责裁服蝉弁孱浅崇期雠阅创局等之雕掞对门蕃服翻援凤皇儿改颜句枉寡俦鬼各哥骨头架子毫厘千里红蕉后岁黄棘花榭悔读南华火积见今嚼笔积强蠲削儁侠抗圹可可豆老鲗溜两韵诗令芳柳翠桥龙虾漭沆眊眩马蛭鸣赞木干鸟栖木架浅海岐出砌累亲附日旰乳牛丧失尚平山墅绍统説老婆舌头睟穆贴钞停头吴口宵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