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观的意思、东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观的解释

(1). 东汉 洛阳 南宫内观名。 明帝 诏 班固 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 章 和 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南朝 陈 徐陵 《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 唐 刘禹锡 《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诗:“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

(2).称宫中藏书之所。 北周 庾信 《皇夏乐》:“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唐太宗 《赋尚书》诗:“ 崇文 时驻步,东观还停輦。輟膳玩《三坟》,暉灯披《五典》。” 清 钱谦益 《<董文敏公遗集>序》:“故其题识赏鉴之文,区明雅俗,别裁真伪,东观输其博,南宫逊其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东观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历史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一、汉代宫廷藏书与修史机构

东汉时期,洛阳南宫的东观是国家级藏书楼与修史中心,相当于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班固、班昭等学者曾在此编纂《汉书》,张衡亦参与典校藏书。其职能包括:

二、泛指宫廷藏书处

唐宋以降,“东观”演变为宫廷藏书机构的代称。如:

三、建筑方位指代

字面指宫殿东侧的高台楼观,如:

学术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辞源》(商务印书馆)
  3. 《后汉书·班固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4. 《隋书·经籍志序》(中华书局点校本)
  5. 《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来新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东观”是汉代重要的文化机构,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心含义

  1. 东汉宫廷藏书与修史之所
    东观位于洛阳南宫内,是东汉时期皇家藏书楼和修史的核心场所。明帝时期,班固等学者在此修撰《汉记》(后称《东观汉记》),章帝、和帝时期进一步成为国家档案和典籍的集中地。其建筑规模宏大,环境幽雅,上层有十二间高阁,兼具学术与行政功能。

  2. 泛指宫中藏书机构
    后世常以“东观”代指宫廷藏书之所,如北周庾信《皇夏乐》中“东观书还聚”,唐代李世民诗中亦提及“东观”与典籍整理的关系。

二、功能与地位

三、历史影响

东观对后世图书馆和史馆制度影响深远,其“藏书—修史—校书”一体化的模式成为历代效仿的范例。唐代“崇文馆”、宋代“秘阁”等机构均受其启发。


如需进一步了解东观建筑结构或《东观汉记》内容,可参考历史类专著或《后汉书》相关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谤嫉扳咬避迹藏时餐毡侧坐乘利席胜称指船到江心补漏迟触邪冠东掩西遮端日飞土逐肉负气含灵富胎皡天上帝哗溃徽徽回心院间不容砺缉睦静绿精鋭京室敬灶军棍頍弁莱孱垒壁莅盟流潦驴熊妙义末俗泥金帖子牌长齐量请书忍虐若尔审端圣诲射蜮失惊石筵松风操琐事台翰堂厨谈话条白听能提引统配颓坏玩味委笃温富闲晓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