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窟藏的意思、窟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窟藏的解释

隐匿之所。《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时观閒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窟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义两个层面来理解,主要与佛教文化、历史遗迹相关,尤其在敦煌学中具有特定含义:

  1. 字面含义:

    • 窟: 指洞穴、石窟。在佛教语境中,特指开凿于山崖上,用于宗教活动的石窟寺,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
    • 藏: 指储藏、收藏、埋藏。有隐藏、保存之意。
    • 窟藏: 字面意思即“在洞窟中储藏/埋藏”。它指将物品(尤其是经卷、文书、佛像、法器、绢画等佛教或珍贵物品)秘密地收藏或封存在石窟内的特定空间(如洞窟中的复壁、暗室、地穴等)的行为及其所藏之物本身。
  2. 引申义与特定文化历史含义:

    • 特指敦煌藏经洞: “窟藏”最著名的实例和引申含义特指敦煌莫高窟第17窟,即举世闻名的“藏经洞”。该洞窟原为唐代高僧洪辩的影窟(纪念窟),约在11世纪(北宋时期,西夏占据敦煌前夕),莫高窟的僧侣将大量佛经、文书、绢画、法器等珍贵物品封存于此洞窟中,并用泥墙封闭洞口,并在壁面绘制壁画加以伪装。这一行为本身及其所藏的约5万件文物,就被称为“敦煌窟藏”或简称“窟藏”。
    • 所藏内容: 窟藏之物极其丰富,包括汉文、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梵文等多种文字的佛经、儒家经典、道教典籍、史籍、地志、户籍、账册、契据、信札、文学作品、医药文献、星象图等,以及大量精美的绢画、麻布画、刺绣、法器等。这些文物时间跨度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是研究中古时期中国乃至中亚历史、宗教、文化、艺术、语言、社会、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无价之宝。
    • 历史意义: 敦煌窟藏的发现(1900年)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直接催生了“敦煌学”这门国际显学。这些窟藏文献和艺术品为研究丝绸之路、佛教传播、多民族文化交流、古代社会风貌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窟藏”的核心含义是指在石窟(尤其是佛教石窟)中秘密储藏或埋藏物品的行为及其所藏之物。其最著名、最具体的指代对象就是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及其所藏的约5万件4-11世纪的珍贵文物。这个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敦煌学和丝绸之路研究中的关键术语。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窟藏”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字义分解

  1. 窟:

    • 本义为洞穴,如“石窟”“狡兔三窟”。
    • 引申为某类人聚集的场所,如“匪窟”“赌窟”。
  2. 藏:

    • 读作cáng 时,意为“隐蔽、收存”,如“躲藏”“藏书”。
    • 读作zàng 时,可指储藏大量物品的地方(如“宝藏”)或佛教经典(如“道藏”)。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原文为:“时观閒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
翻译:(敌人)常伺机作乱,出兵征讨时需寻找他们的藏身之处。


相关扩展


使用场景

现代语境中,“窟藏”多用于历史文献或书面语,描述隐蔽的藏身地。例如:“警方捣毁了犯罪团伙的窟藏。”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参考《三国志》等史籍。

别人正在浏览...

波动不自胜仓库朝斗辞章灯火抵戏发利市夫唱妇随俘掠高电压技术购备号啕河埠隺俸洪庥环写虎阚絜身寄发尽收眼底禁治九子蒲镌说猑蹏啷当,啷当儿连珠营刘备隶业箓练緑珠潭马褂树马口绵淼念黄犬撇然疲缓起乐清咏秦仪仁德三棱镜三通深眷食檗誓山盟海时徇手械书局殊甚鼠穴寻羊汜人素飈谈荐贪庸铁冠王机枉驾挽辂无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