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据险要。 唐 王勃 《武都山净惠寺碑》:“如意山中,即有经行之地,尔其盘基跨险,列嶂凭霄。”
“跨险”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指跨据险要,即占据或跨越险要的地势。这一用法多见于古代文献或军事语境中,强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例如:
唐·王勃《武都山净惠寺碑》中记载:“如意山中,即有经行之地,尔其盘基跨险,列嶂凭霄。”
这里“跨险”描述寺庙建于险要地势之上,突显其地理特征。
部分资料(如)提到“跨险”作为成语,意为跨越危险、克服困难,但这一解释权威性较低,且未见于主流词典(如汉典)。建议优先采用“跨据险要”的释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唐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
跨险的意思是冒险跨越或跨过危险或困难之处。其中,跨的部首是足,总共有六画;险的部首是阜,总共有七画。
《跨险》这个词源于汉语,是由动词跨和名词险组成的,意味着勇往直前地穿越或克服困难和危险。
在繁体字中,跨险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跨险并没有什么变化,仍然由五个字符组成。
一些跨险的例句:
与跨险相关的组词有:跨越、冒险、穿越、克服等。
与跨险近义词有:冒死、冒险、勇闯等。
与跨险反义词有:保守、避险、退缩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