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跨俗的意思、跨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跨俗的解释

超越世俗。 晋 成公绥 《啸赋》:“邈跨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仗气爱奇,动多振絶,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评汇一》:“ 綦毋 拾遗 潜 诗,举体清秀,萧萧跨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跨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kuà sú,其核心含义为超越世俗、突破常规,常用于形容思想、行为或艺术创作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跨俗”指跨越传统社会习俗或常规思维模式,强调突破既定框架,展现与众不同的特质。例如,形容某人的行为不拘泥于传统,或艺术作品风格独特时可用此词。


二、详细解释

  1. 超越世俗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成公绥的《啸赋》:“邈跨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指通过长啸之声表达超脱世俗的心境。
  2. 高洁脱俗
    南朝钟嵘在《诗品》中用“高风跨俗”评价诗人风骨,形容其品格与创作凌驾于世俗之上。
  3. 艺术创新
    明代胡震亨以“萧萧跨俗”描述诗歌的清秀脱俗,强调艺术表现中突破常规的美学追求。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跨俗”带有褒义色彩,多用于强调积极意义的突破与创新,而非单纯的标新立异。其古文用例丰富,现代语境中亦可灵活运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跨俗(kuà s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是超越世俗、超脱尘世的意境。跨(kuà)代表超越、越过的意思,俗(sú)指世俗、尘世的事物。拆分部首和笔画上,跨的部首为足,笔画写法为丿、一,俗的部首为人,笔画写法为亻、一。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跨俗的写法是「踝俗」,其中的「踝」指的是足踝的部分,表示跨越、越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法逐渐简化为现在的「跨俗」。 跨俗这个词语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跨俗」,繁体字保留了更多古代的字形特征,形态更加复杂。然而,随着简化字的推广,现代标准的中文书写已基本采用了简化字,因此「跨俗」的写法已经成为主流。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不同于现代。在古代文献中,「跨俗」的写法为「踝俗」,其中「踝」的形状更加复杂,包含更多的笔画。古代汉字的书写形态多样,有时会出现不同的字形。 例如,可以使用「跨俗」这个词造句:他的作品充满了跨俗的艺术感。这句话意思是他的作品超脱了尘世的束缚,具有一种超越世俗的艺术气息。 在组词方面,可以用「跨俗」组成以下词语:跨俗人生(超脱尘世的人生态度)、跨俗趣味(超出常规的兴趣爱好)、跨俗观念(超越世俗的思维观念)等等。 近义词方面,可以用「超然」、「超脱」来替代「跨俗」。反义词方面,可以用「俗套」、「俗气」等词语来表达相反的意义,表示符合常规、世俗的状态。 总而言之,「跨俗」是一个描述超越尘世、超越世俗的词语。它起源于古代汉字书写,经过时间的演变,写法逐渐变为现代的「跨俗」。在繁体中文中,写法为「跨俗」。同时,它也可以用于组词、造句等语言表达中,并有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可以替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