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绘或塑刻的神主像。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八佾篇四》:“ 荀子 所记 孔子 观欹器事,亦是閒时得入。想古宗庙,既无像主,又藏於寝,盖不禁人游观;而诸侯覲、问、冠、昏皆行於庙中,或有执事之职,君未至而先於此待君,故得问也。”
“像主”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根据文献来源区分:
一、主要含义(历史/宗庙语境) 指古代宗庙中用于祭祀的图绘或雕刻的神主像,即象征祖先或神灵的牌位或雕像。清代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中提到:“古宗庙既无像主,又藏於寝”,说明这类神主像具有祭祀功能,且早期宗庙可能未广泛使用此类雕像。
二、引申含义(成语典故) 《晋书·范阳公赞传》中提到的成语“像主”,意为“像真正的主人一样对事物有主见和处理方式”。此用法强调主动创造而非夺取,如原文所述:“君子疾夺人之事,而乐自为之,故曰像主”,但该释义在其他文献中较少出现。
补充说明:当前常用释义以第一种为主,多出现在历史文献研究中;第二种属于典故类用法,现代汉语中已鲜少使用。建议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词义,若涉及古代礼制或宗庙制度,优先参考第一种解释。
《像主》是一个词语,意思是指像素的组成单元,是计算机图像中最小的可见点,也被称为像素元素。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中,像主是数字化图像的基本单元。
《像主》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女部(女字旁)和主部(言字旁)。
女部的部首是女字旁,表示与女性有关的事物。
主部的部首是言字旁,表示与语言、言论相关的事物。
这个词共有5个笔画。
《像主》这个词是经过汉语演变发展而来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
《像主》这个词的繁体字是「像主」。
根据古代汉字写法,可以使用篆书或隶书来书写《像主》。
1. 在数码摄影中,一张照片由无数个像主组成。
2. 图像处理软件可以修改每个像主的颜色和亮度。
形似、似乎、似曾相识
像点、像素
整体、全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