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臬兀的意思、臬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臬兀的解释

臲卼。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生涯临臬兀,死地脱斯须。”《朱子语类》卷二四:“既思得此事,若不去做这事,便不熟,则臬兀不安。” 清 黄景仁 《夜闻新安江声》诗:“竹牀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臬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文献引用

  1. 唐代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
    “生涯临臬兀,死地脱斯须。”
    ——描述生活动荡不安,濒临险境。
  2. 宋代朱熹《朱子语类》:
    “既思得此事,若不去做这事,便不熟,则臬兀不安。”
    ——强调未付诸行动时的焦虑状态。
  3. 清代黄景仁《夜闻新安江声》:
    “竹牀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
    ——借物喻心,表现内心的波动。

相关辨析


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杜甫、朱熹相关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臬兀》的意思

《臬兀》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挺直、垂直”。

拆分部首和笔画

《臬兀》的部首是“身”,总共有10个笔画。

来源

《臬兀》古文中多用于形容人的姿态或物体的形状,表示直立、笔直。

繁体

《臬兀》的繁体字为《臬-丿肉》和《兀-儿七》。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臬兀》的写法与现代有些不同,分别为《臬-臣丝》和《兀-广》。

例句

他的身姿挺直,行走时仿佛一棵松树般的臬兀。

组词

1. 臬兀身姿:形容身姿挺拔、笔直的人。 2. 臬兀气质:形容气质傲岸、端正的人。

近义词

1. 挺拔:形容直立而笔直,与臬兀意思相近。 2. 直立:形容垂直、挺直的姿态。

反义词

1. 弯曲:相对而言,指非直立或非笔直的形态。 2. 佝偻:形容身体前屈、不挺拔的姿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