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悫的意思、端悫的详细解释
端悫的解释
正直诚谨。《商君书·慎法》:“初假吏民奸诈之本,而求端慤之末, 禹 不能以使十人之众,庸主安能以御一国之民?”《淮南子·主术训》:“其民朴重端慤。” 高诱 注:“端,直也;慤,诚也。”《后汉书·邓骘传》:“常母子兄弟,内相勑厉,冀以端慤畏慎,一心奉戴,上全天恩,下完性命。”《新唐书·毕诚传》:“性端慤,不妄与人交。”《明史·陈选传》:“ 选 自幼端慤,寡言笑,以圣贤自期。”
词语分解
- 端的解释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头:端的(?)(a.事情的经过,
- 悫的解释 悫 (慤) è 诚实,谨慎:法正 * 悫。 笔画数:; 部首:心;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端悫”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uān què,由“端”和“悫”组合而成,含义如下:
1.基本释义
- 端:指正直、端正,如“端方”“端直”。
- 悫(què):意为诚实、谨慎,如“诚笃”。
- 合义:形容人正直而诚实的品质,即“正直诚谨”。
2.文献引证
- 《商君书·慎法》提到:“求端悫之末,禹不能以使十人之众”,强调正直诚谨的重要性。
- 《淮南子·主术训》称:“其民朴重端悫”,高诱注解为“端,直也;悫,诚也”。
- 《后汉书·邓骘传》用“端悫畏慎”描述谨慎奉公的态度。
3.用法与语境
- 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如《明史·陈选传》中“选自幼端悫”,指其从小正直诚实。
- 常与“诈伪”“奸诈”对比,体现儒家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4.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词:端直、诚笃、方正。
- 反义词:奸诈、虚伪、狡黠。
“端悫”强调内外一致的品德,既有正直的言行,又含内在的诚实,常见于古代典籍对人物德行的评价。
网络扩展解释二
端悫(duān qu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下面我来为你分别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端(duān)是由“立”字旁和“段”字底构成,总共有4画。
悫(què)是由“忄”字旁和“索”字底构成,总共有12画。
【来源】
端悫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献,常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其意思通常是形容品德或气质高尚、卓越。
【繁体】
在繁体字中,端悫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端悫的字写法也和现在的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的端悫品质让人钦佩。
2. 她具备端悫的素质,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领导。
【组词】
使用端悫这个词语作为主体,可以组成一些相关词语,例如:端庄、悫亮、素悫等。
【近义词】
端悫的近义词包括:高尚、卓越、崇高。
【反义词】
与端悫意义相反的词可以有:污浊、卑鄙、庸俗。
以上就是有关端悫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的简要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暴虫变成剥极必复驳瑕敞豁豁乘法伧攘楚雅辞见班辞违带月披星大舅子盗兵雕缛吊死鬼涤故更新豆制品防萌放民風雷副品供餽怪媚过饮故事片儿洪胀花好月圆花楼环列回倒金融家击排冒没九黎九曲举息帘箔梁糲连捷林牙柳泣花啼六瑞理院伦侪緑縢明晦溟瀛凭肩语启露倾狡荣芬三头笙磬石脊肆凶微径磈礧陷入小比硝熟狎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