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问;盘究。《艺文类聚》卷十九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 翥 惶遽,误对忘讳:‘向有醉胡,乘马驰来,即已訶问。胡人难与语,非小吏所制。’” 章炳麟 《四惑论》:“当訶问者云何?曰:有害于己无害于人者,不得訶问之;有益于己无益于人者,不得訶问之;有害于人者,然后得訶问之。”
“诃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综合权威来源可得出以下解释: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查字典的权威释义。
《诃问》(hé wèn)一词是指用讽刺或挖苦的方式来提问,以表达不满或对某事某人的不同看法。下面将对《诃问》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介绍。
《诃问》的拆分部首为言(yán)和古(gǔ),共有12个笔画。
《诃问》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于讽刺或批评。后来逐渐流传至今,并常被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表达。
《诃问》的繁体字为詬問。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因此《诃问》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有一种古老的写法是「訶問」,意义与现代的《诃问》相似。
1. 他冷笑着诃问了我的决策。 2. 我不禁诃问,这些条规的实施意义何在?
诃问的相关组词有:讥诮(jī qiào)、嘲弄(cháo nòng)、嘲笑(cháo xiào)、挖苦(wā kǔ)。
《诃问》的近义词有讽刺(fěng cì)、调侃(tiáo kǎn)、嘲讽(cháo fěng)。
《诃问》的反义词是表扬(biǎo yáng),即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肯定和赞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