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款接的意思、款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款接的解释

[treat cordially;entertain;receive cordially] 款待

详细解释

(1).结交,交往。《南史·张融传》:“ 高帝 素爱 融 ,为太尉时,与 融 款接。”《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或一年半载,与妻子略相面焉。在职之时,唯 流沟寺 长老与之款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弟赴都时,父嘱文场中如逢 山右 霍 姓者,吾族也,宜与款接,今果然矣。”

(2).犹款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穆象元判冥》:“间以相问,则旧者告以此旧寅丈 穆公 ,重加款接。”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余从 西粤 过 长沙 ,中丞款接甚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款接是汉语中表示礼节性接待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热情招待宾客”,常见于书面语境。以下从词义解析、语源发展和应用场景三方面详述:

  1. 词素分解与基本释义

    “款”本义为诚恳、殷勤,《说文解字》释作“意有所欲”,后引申出“招待”之义;“接”指交往接待,《礼记·表记》郑玄注:“接谓所与交接”。二字组合后,特指以诚挚态度待客。例如《汉语大词典》定义为“殷勤接待”(来源:《汉语大词典》第6卷)。

  2. 语源发展与历史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文献,《南史·张畅传》载:“而北镇云:孝伯足下,既受君命,宜伸款接”,指正式的外交接待礼仪。明清小说中应用更广,如蒲松龄《聊斋志异·萧七》云:“徐疑其为贵家宅眷,命款接之”,凸显身份差异中的待客规范。

  3. 现代应用与语境特征

    当代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表述,如“款接外宾”“盛情款接”等词组,强调符合礼制的待客流程。相较于同义词“接待”,“款接”更侧重礼仪规范与情感投入的双重维度,常见于政务、商务等正式场景(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需特别注意该词在口语中已渐少用,但在涉及传统文化阐释、外交文书等场合仍保留其典雅特质,如《两岸常用词典》将其列为两岸共同语汇(来源:教育部《两岸常用词典》网络版)。

网络扩展解释

“款接”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以下结合古籍和现代用法分点说明:

一、基本释义

  1. 结交、交往(古义)
    指人与人之间的结识或往来,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 《南史·张融传》记载:“高帝素爱融,为太尉时,与融款接。”
    • 《聊斋志异·青娥》中也提到父辈叮嘱在文场中与同族“款接”的典故。
  2. 款待、接待(古今通用)
    强调以礼相待,现代多用于正式场合。例如:

    •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描述中丞“款接甚殷”;
    • 现代公务场景中,“公款接待清单公示制”等表述体现了该词的实用性。

二、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用例或现代政策背景,可查阅上述标注的文献及网页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安适如常宝兽不怡持书揣量垂名竹帛打道断截恶劣反复推敲翻修沸滚風鑒風颶高资龟六藏洪渊楛矢之贡价格挟令洁皙祭灵惊摇径自靳令技术作物酒眼急痒俊厨麇载纚连另眼看待戾虚旅涂灭族命家默喻恼燥凝练飘扬前悔寝苫枕土穷骨穷相起薪荣昌戎盐三徙教三种赏罚不明呻毕盛养树末四选松菊叹凤踏实亭灶县份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