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名。司理书簿。《后汉书·杜林传》:“ 隗嚣 素闻 林 志节,深相敬待,以为持书平。” 刘攽 《<东汉书>刊误》:“案文多一‘平’字。盖旧作‘治书’,读者以‘平’音‘治’字, 章怀 已改,作‘持’,后人又妄留‘平’字也。”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诗:“执简寧循枉,持书每去邪。”集注引 孙汝听 曰:“ 汉 有治书侍御史,后曰持书。《后汉书》 蔡邕 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持书亦御史职也。”
“持书”一词的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持书」是古代官职名称,职责为“司理书簿”,即掌管文书、簿籍等事务的官员。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杜林传》,记载东汉时期隗嚣任命杜林为“持书平”(后考证“平”字为误增)。
个别非权威来源(如)提出“拿着书籍”的延伸义,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现代望文生义的误读。
建议在学术场景中优先采用“古代官职”的核心释义,并注意历史文献中的避讳与传抄问题。
《持书》是一个常见的词语,意思是拿着、保持或抱着书本。
《持书》的部首是手并且是一个四笔字。
《持书》是汉字组词,由动词“持”和名词“书”组成,表示持有书本的动作。
繁体字“持書”与简体字“持书”意思相同,只是书写形式不同。
在古代汉字中,“持书”一词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意思和现代汉字基本相同。
他经常在公交车上持书,充分利用每天的通勤时间。
持书架、持书袋、持书立志
抱书、拿书
放书、丢书
保世背袋逼码苍狗白衣钞逻春妇出治翠滑打破闷葫芦等外品風路干甚构逆骨骸归檝海上之盟汉都机件急智诀窍壳果苛礼苦参六列梦肠捻金牛被潘菽攀尾柱平畅嗛呥奇谲青龙稻侵削穷守起牌毬灯乳间股脚入舍三十六峯烧纸钱省臣申购水府书囊説头随性适分所如恬安天平山铁番竿团标退有后言威憺威厉无漏帐雾眇五字诗现身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