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生不逢时。典出《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 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循叹凤之远图,宗获麟之遗制。” 唐玄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诗:“叹凤嗟身否,伤麟悲道穷。” 宋 王禹偁 《酬安秘丞见长歌》:“ 有周 道衰犹叹凤,天公留得归皇 宋 。”
“叹凤”是一个源自《论语》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生不逢时”,常用来表达对时运不济或理想难遇的感慨。以下是详细解释:
本义与出处
源自《论语·子罕》中孔子的感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引申与文学化用
部分资料(如)提到“叹凤”可表“对美好事物的赞叹”,但此解释缺乏经典文献支撑,可能为现代误读。建议以《论语》及历代诗文用例为准。
若需进一步探讨相关典故或诗词例证,可参考《论语》原典及唐代文学作品。
叹凤是一个富有意境的词语,它指的是对凤凰的称叹或叹息。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美好和不朽,因此叹凤常常用来形容美丽而神秘的事物。
叹凤的两个字分别由“又”和“鸟”两个部首组成。其中,“又”是手部的意思,用来表示再次;“鸟”则代表鸟类。叹凤总共有九个笔画。
叹凤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上篇》中,其中有一句“众鸟叹凤,余之诚也”。意思是众鸟对凤凰感到羡慕并叹息,而我(作者)之真诚亦如此。
在繁体中,叹凤的写法与简体相同,仍为“叹凤”。
在古代汉字中,叹凤的写法稍有不同。其中,“叹”字的上部分是由“口”和“干”组成,表示嘴巴喷气;“凤”字的字形更接近现代的草书形态。
叹凤的相关词汇包括:凤凰、鸾凤、凤翔、凤翥等。
与叹凤近义的词语有叹息、赞叹、羡慕等;反义词则为厌恶、不屑、批评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