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官的意思、旷官的详细解释
旷官的解释
(1).空居官位。指不称职。语出《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孔 传:“旷,空也。位非其人为空官。”《北史·张普惠传》:“若不言所难言,諫所难諫,便是唯唯,旷官尸禄。”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荣饯》:“衔朝命任重非才,惧庸劣旷官多誚。”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弄参军》:“近制州县参军……悉以旷官败事、违戾政教者为之。”
(2).空着职位。《后汉书·独行传·李业》:“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於今七年。”《魏书·高允传》:“乃旷官以待之,悬爵以縻之。”
词语分解
- 旷的解释 旷 (曠) à 空阔:空旷。旷远。旷野。地旷人稀。 开朗,心境阔大:旷达。心旷神怡。 相互配合的东西之间空隙过大:这双鞋穿着太旷了。 荒废,耽误:旷工。旷时持久。旷日经年。 长时间所无:旷代伟人(当代
- 官的解释 官 ā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笔画数:; 部首:
网络扩展解释
“旷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结合不同来源的释义如下:
1.基本释义
- 词义构成:由“旷”(荒废、空虚)和“官”(官职、公务)组成,字面指“空置官职”或“荒废职务”。
- 核心含义:
- 不称职:指官员空居其位却不履行职责,懒散怠工(如《书·皋陶谟》中“无旷庶官”的引申义)。
- 职位空缺:表示官位空置,长期无人担任(如《后汉书》中的“旷官缺位”)。
2.历史出处与演变
- 古代文献:
- 出自《尚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强调官员应尽职尽责,否则如同虚设。
- 《后汉书》《魏书》等史书用“旷官”描述职位空置现象,如“旷官缺位,於今七年”。
- 扩展用例:明代文献中,如“旷官尸禄”进一步引申为官员尸位素餐,仅享俸禄而不作为。
3.使用场景与关联表达
- 传统语境:多用于批评官员失职或职位空置,如司法领域强调“官不读律谓之旷官”。
- 现代引申:可泛指任何岗位上的不作为现象,如“旷工”“旷职”等衍生词。
4.读音与结构
- 拼音:kuàng guān(注音:ㄎㄨㄤˋ ㄍㄨㄢ)。
- 词性:动词性短语,亦可作名词使用(如“旷官缺位”)。
“旷官”兼具“不履职”与“职位空置”双重含义,既反映古代对官员职责的重视,也可用于现代管理语境。其深层逻辑在于强调“人”与“职”的匹配性,避免资源浪费或管理失序。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旷官
旷官是指官职空缺、悬空的情况,意即没有任人执掌的官位。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旷:部首为日(rì),笔画为6
- 官:部首为宀(mián),笔画为8
来源:
《旷官》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四年》中,意为长时间没有人担任的官职。其后逐渐被运用于描述官职空缺情况。
繁体:曠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文献中,还有以「曠官」来表示官职空缺的写法,「曠」字的部首为一日字旁,「官」字的部首同样为一宀字旁。
例句:
朝廷中出现多个旷官,导致行政水平下降。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白吃办事大臣襃册包厢闭门酣歌比伍彩缕灿错恻楚柴爿瞠乎其后逞妍斗色迟违愁霜辞要粗面粉达常彫彤动员蹲距風世戈法规章制度鼓戒好些喉头皇灼敬谢不敏金沙江炯尔疾眚赍议科例筐床牢膳冷语亮工理枉牧监副女丑品诣裒取痡瘏清铄亲庙山税释例霜谿思过太息腾倒贴钱货体器偷肆豚臑威制乌腻详审谢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