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拂的意思、匡拂的详细解释
匡拂的解释
同“ 匡弼 ”。《史记·夏本纪》:“予即辟,女匡拂予。女无面諛,退而谤予。”《汉书·盖宽饶传》:“今君不务循职而已,乃欲以太古久远之事匡拂天子,数进不用难听之语以摩切左右,非所以扬令名全寿命者也。” 唐 杜牧 《高元裕除吏部尚书制》:“匡拂时病,磨切贵近,罔有顾虑,知无不为。”《明史·何孟春传》:“若诸臣匡拂,累千万言,此所谓逆于心之言也。”
词语分解
- 匡的解释 匡 ā 纠正;匡正。匡谬。 救:匡救。匡复。匡时济世。 辅助,帮助:匡助。匡扶。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 粗略计算,估计,预料:匡算。匡计。 古同“筐”。 姓。 笔画数:; 部首:匚; 笔顺编
- 拂的解释 拂 ú 拭,掸去:拂拭。拂尘。 轻轻擦过:拂晓。春风拂面。微风拂煦。 甩动,抖动:拂袖而去。 违背,不顺:忠言拂耳。拂逆。 拂 ì 古同“弼”,辅助。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匡拂"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是指匡正辅佐、纠正扶持,主要用于描述臣子对君主或下属对上级的辅助行为,强调在辅助的同时纠正其过失。具体释义如下:
-
本义与核心含义:
- 匡:本义指方正、纠正,引申为扶正、救助、辅助。如《左传·襄公十四年》有“过则匡之”。
- 拂:通“弼”(bì),意为辅助、矫正。如《孟子·告子下》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其中“拂士”即指能直谏匡正君主过失的贤士。
- 合义:“匡拂”即指匡正过失,辅佐行事。它包含两层紧密相关的意思:一是辅助、扶持;二是在辅助的过程中,对辅助对象的错误或不当之处进行纠正、规劝。这体现了古代理想中臣子对君主的责任,不仅是服从,更要尽忠直谏。
-
引申义与用法:
- 该词主要用于君臣关系或上下级关系的语境中,指臣下对君主的辅佐与谏诤。
- 强调的是一种积极、负责的辅助态度,不是简单的顺从,而是带有监督和纠错性质的辅佐。
- 其意义与“匡弼”、“匡正”、“辅弼”等词相近。
-
古籍例证:
- 虽然“匡拂”作为一个固定双音节词直接出现在传世经典中的频率不高,但其构成字“匡”与“拂”(弼)在古代文献中表达辅佐匡正之意极为常见,且常连用或对举表达相同概念。例如:
- 《尚书·说命上》:“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 此段虽无“匡拂”二字,但“以匡乃辟”即指匡正君主,体现了“匡拂”的核心精神。
- 《孝经·事君章》:“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这里的“匡救其恶”与“匡拂”之意相通。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该词典是当今规模最大、释义最全的汉语语文词典,对古汉语词汇的收录和解释具有最高权威性。其对“匡拂”的解释应包含上述核心含义。
- 《辞源》(第三版):作为一部主要收录古汉语词汇和古代文化常识的大型辞书,《辞源》对“匡拂”这类文言词的源流和用法有详细考释,会明确其“匡正辅佐”之义,并可能引用相关古籍例证或说明其与“匡弼”等词的关系。
网络扩展解释
“匡拂”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kuāng fú,其含义与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
同义解释
“匡拂”与“匡弼”同义,意为辅佐、纠正,多指臣子对君主的谏言或辅助行为,强调通过正直的言行帮助上位者修正错误。
-
字义拆解
- 匡:本义为“纠正”,如“匡正”;
- 拂:此处通“弼”,意为“辅助”,如“辅弼”。
古籍用例
-
《史记·夏本纪》
“予即辟,女匡拂予。”
此处指君主对臣子的期许,希望其直言进谏、辅佐自己。
-
《汉书·盖宽饶传》
批评某些官员“不务循职”,却试图以“太古久远之事匡拂天子”,强调匡拂需结合职责与实际。
-
唐代杜牧《高元裕除吏部尚书制》
提及“匡拂时病,磨切贵近”,体现匡拂在政治中的直言劝谏作用。
使用场景
- 政治语境:多用于描述臣子对君主的辅佐与谏诤,如“匡拂天子”。
- 引申意义:也可泛指对上级或权威的纠正与辅助,含正直、不畏权势的意味。
“匡拂”是古汉语中具有政治色彩的词汇,强调通过谏言和行动辅助上位者修正错误,常见于史书与政论文献。其核心在于“匡正”与“辅弼”的结合,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对臣子责任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博腯仓奴参閲得未尝有东渐洞隐烛微斗攒督过反据烦神風風魔魔风宪官棼争佛阑克该拨孤刹胲颊好逑鹤禄宏伯后凋淮阴行桓桓回门頮泽虎蟹嚼口惊怜祭幛良鱼历抵垄断资本明星沤子排邻颇颇强唇劣嘴千龄万代起更寝不成寐楸桁柔厚烧薪沈瞀手足胼胝随口乱说所适绦褐天历铜铸铁浇头朝下退撄兔丝燕麦鼃声闲贰细底习定徙都溪极西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