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口中虱 ”。
成语:口中蚤虱
拼音:kǒu zhōng zǎo shī
释义: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或问题,如同口中的虱子般容易清除。
核心含义
形容对手或困难微不足道,解决起来毫不费力。源自虱子寄生人体却易被清除的特性,引申为对弱敌的蔑称。
出处
最早见于《韩非子·七术》:“(王)以临东阳,则邯鄣口中虱也。”。后《汉书·王莽传》中亦有引用:“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虏,无异口中蚤虱。”。
用法与结构
发音注意
“中”读作“zhōng”(非“zhòng”)。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韩非子》《汉书》等文献来源。
《口中蚤虱》是一个成语,意为嘴里有虱子,形容说话不干净,出言不雅。
拆分部首和笔画:《口中蚤虱》共有8个汉字,其中“口”为部首,它的五笔输入法编码是:2510;“中”为部首,它的五笔输入法编码是:5350;“蚤”为部首,它的五笔输入法编码是:10401;“虱”为部首,它的五笔输入法编码是:31101。
来源:《口中蚤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郑板桥的《儿女英雄传》中,在描述先秦时期的故事情节中使用了这个成语,表达了一个人言行不检点,口无遮拦的形象。
繁体:《口中蚤虱》的繁体字是《口中蚤虱》。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的《口中蚤虱》的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意义相同。
例句:他说话总是口中蚤虱,让人无法接受。
组词:说话不干净、嘴里有虱子、出言不雅。
近义词:嘴不干净、说话粗俗、语言下流。
反义词:言辞文雅、斯文谦和、口齿伶俐。
阿妈安其生蔽翳层禁蠢货瘁瘖斗鸡台仿冒分掌复交肤受之言浮翳改火鼓点汉珥貂汗青和同合同异淮白黄藕冠黄炎交瘁焦没结习进犯金刚神浄律金伤谨卫极眼客刺孔约捞毛的链球菌烈铮铮琳琅溜躂貌合情离面见慜念抛腔前途未卜齐发期末穷皮全能趋光性赏心悦目擅兴发深自砥砺事魔食菜思前想后四书院泝回邃野泝沿听阈退萎汙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