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故训的意思、故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故训的解释

(1).古训。先代留下的法则。《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义是力” 汉 郑玄 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 南朝 梁武帝 《谥始兴王憺册》:“方轨往贤,稽择故训;鸿名美义,允臻其极。”

(2).训诂。《汉书·艺文志》:“《毛诗故训传》三十卷。”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诸家经学兴废》:“《毛诗》者出於 河间 人 大毛公 ,为之故训,以授 小毛公 。”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百年以来,学者讲求形声故训,专治《説文》,多宗 许 郑 ,少谈 杜 马 。”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於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故训是汉语训诂学术语,指对古代文献中字词、句意的传统解释或通行注解,尤指汉代及以前的经学家对先秦典籍的训释。其核心在于通过文字、音韵、语法等手段,疏通古书文义,传承经典原意。以下从词典学角度详述其内涵:


一、核心定义与字源解析

  1. “故”与“训”的本义

    “故”本义为“旧、古”,引申为“本原、旧有的解释”(《说文解字》:“故,使为之也”);“训”意为“说教、解释”(《说文解字》:“训,说教也”)。二者结合指代古代传承的经典注解,如《诗经·周南·关雎》毛亨传即为典型故训(来源:王力《古代汉语》)。

  2. 学术定位

    故训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属“传注体”范畴,与“义疏”“集解”并列。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强调:“训者,顺其意以释之”,故训即依古意疏通文义(来源:郭锡良《古代汉语》)。


二、学术特征与功能

  1. 解释方法

    • 形训:通过字形析义,如《说文解字》释“武”为“止戈为武”。
    • 音训:依音同音近字释义,如《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
    • 义训:直陈词义,如《尔雅·释诂》:“初、哉,始也。”(来源:陆宗达《训诂简论》)
  2. 文献载体

    主要见于汉代经注(如《毛诗故训传》)、字书(《说文解字》)、雅书(《尔雅》)。清代乾嘉学派奉汉儒故训为圭臬,形成“朴学”传统(来源: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三、现代研究与价值

当代学者继承故训方法,结合出土文献(如甲骨、简帛)校勘传世文本。例如《论语》“学而时习之”中“习”的故训为“鸟数飞”,今据战国楚简验证其“实践”义(来源: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


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故训”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其核心意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基本含义

  1. 古训(先代法则)
    指古代流传下来的教诲、经验或道德准则,体现前人的智慧总结。如《诗经·大雅·烝民》中“古训是式”即强调效法先王遗典。南朝梁武帝曾用“稽择故训”表达对古代典范的遵循。

  2. 训诂(文字解释)
    特指对古籍文字的考据与注解。例如《汉书·艺文志》记载的《毛诗故训传》,即汉代学者对《诗经》的注释著作。

二、使用场景

三、例句参考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故训”既可指代文化传承中的经验法则,也可作为文献研究术语,需结合上下文具体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阿谀苟合白天见鬼迸缝兵拿祸结波迁不经心彩礼参叩赤帷充穷丑妇家中宝弹子锁打眼目登对低留答剌定银盾牌方施格苗革皮钩牵贵寿寒丘和治画笥话筒矫介嗟乎匡困苦肉计泪涟离袂六犯清音买奸篾匠密恩蹑击跑楼匏琴平淡无奇破鼻扑摸前手清词丽句请面曲儿润丽入贴赏月少广摄想诗匠说海口四恩倠丑亭邮玩儿命完美无缺下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