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盐碱多沙石的地方。《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遂凌 高闕 ,下 鸡鹿 ,经磧卤,絶大漠。” 李周翰 注:“磧,石地;卤,咸地也。” 唐 李德裕 《讨袭回鹘事宜状》:“ 回鶻 皆骑兵,长於野战,若在磧卤,难与交锋,虽良将劲卒,无以制胜。”《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士卒以 夏州 磧卤,又盛夏,不乐徙居。” 胡三省 注:“磧,沙磧。卤,咸卤。磧卤之地,五穀不生。”
“碛卤”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地理环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碛卤”综合了沙石(碛)与盐碱(卤)的双重恶劣条件,常代指荒芜之地。其释义在历代文献中高度一致,强调自然环境的严酷性。
《碛卤》是一个汉字词,常常用于描述盐碱地或者硷性土壤。这个词源于中国西北地区,因为这个地区广泛分布着碱性土壤,而在当地,“碛卤”被用来形容盐碱地。
《碛卤》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石(矢部)和鹿(鹿部)。
它的总笔画数为14画。
繁体字写法为「碛鹵」。
古时候汉字写法经历了演变,碛卤在古代曾有不同的写法。例如:「埼鹵」或「埼卤」。
1. 这片土地被碛卤覆盖,难以耕种。
2. 她的脸上沾满了碛卤尘土。
组词:碛卤土、碛卤地、碛卤盐
近义词:盐碱地、硷性土壤
反义词:肥沃土地、酸性土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