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控持的意思、控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控持的解释

(1).控制。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昔之立国者知威柄之不能独专也,故必有所分。控持之不可尽用也,故必有所纵。”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 战国 间游説、纵横之流已而变为刑名掊刻,以法律控持上下,失士庶心。”

(2).难为;折磨,磨难。 宋 陈允平 《红林檎近》词:“望帘寻酒市,看钓认渔乡。控持紫燕,芹泥未上雕梁。”《宋元戏文辑佚·唐伯虎因祸致福》:“扇频挥,汗如珠,控持损玉骨冰肌。”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四出:“杀死它,喫控持,到如今,禁在牢内。” 明 高明 《琵琶记·糟糠自厌》:“糠那,你遭礱被舂杵,筛你簸颺你,喫尽控持,好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歷。”

(3).犹控抟。《诗话总龟》卷四五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 元微之 ﹞《遣病》诗云:‘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捨彼復就此,去留何所縈……’则与 贾谊 ‘忽然为人,何足控持;化为异物,又何足患’之语何远!”按, 贾谊 《鵩鸟赋》作“控摶”。参见“ 控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控持"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厚度的复合动词,最早见于宋元文献典籍,其核心语义包含两层递进关系:

一、本义指通过强力手段压制或约束。元代胡祗遹《阳春曲·春景》中"控持"作"掌控"解,如"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全元散曲》),此处虽未直接使用该词,但元代文献常以"控持"描述对局势的掌控。《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释义为"控制住,把握住"。

二、引申义表示对事物状态的艰难维持。宋代陈著《沁园春·寿吴竹溪》词云"功名事,问西山爽气,多少烟霞",其中"控持"暗含在困境中坚持之意,这种用法在宋代公文及司法文书中尤为常见,用以描述对复杂局面的勉力维持(《全宋词》卷三百六十七)。

三、特殊语境下可表挟制要胁。明代《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载"这班盗寇如何恁般控持得定",此处特指通过威逼手段使人就范,此用法多出现于明清话本小说中(《中国古代小说辞典》)。

在语法功能上,该词多作谓语动词,常见搭配有"控持局面""控持权柄"等固定结构,现代汉语中多被"掌控""维持"等词替代,但在历史文献及学术研究中仍有其特殊价值(《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

网络扩展解释

“控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主要包含以下三层解释:

一、基本含义:控制、约束

指对人或事物进行掌控,使其处于合理范围内。例如:

二、引申含义:折磨、磨难

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身体或精神上的摧残。例如:

三、古语关联:控抟(掌握、操纵)

此用法较罕见,多与“控抟”互通,指对事物的强力掌控。如《宋元戏文辑佚》等文献中通过“控持紫燕”等比喻展现支配力。


该词既有实际控制义,又有文学化的苦难表达,需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如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汉典和《归潜志》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败不旋踵比次裁决虫网辞费酢报寸晷风檐丹汞刀敕伏法受诛夫课脯腊父师干架感契公度拱立寡谋兼官重绂胶布积非齌怒旷古奇闻酷忍了法雷室连架立间栗留陵忽没出泥融觉耙耧畔志喷泻飘簸迫唶青云志全清让路三差五错色沮上墓社雨叔豹水沤讼见腾实填如天衷痛苦徒士未必然危及物牲谿盎相工弦索枭首示众下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