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立的意思、拱立的详细解释
拱立的解释
肃立,恭敬地站着。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自日宴至于夜分,终不敢就坐,拱立於前。”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孙奭侍读上益庄》:“ 孙奭 尚书侍读 仁宗 前,上或左右瞻视,或足敲踏牀,则拱立不读。”《水浒传》第一○九回:“话説当日 宋江 升帐,诸将拱立听调。”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性恭谨》:“﹝ 何煟 ﹞每得各省同寅亲友公文书启,命僕开函时,必起而拱立,两手捧诵,诵毕,然后坐。”
词语分解
- 拱的解释 拱 ǒ 两手抱拳上举,以表敬意:拱手。拱揖。 两手合围:拱抱。拱木。拱璧。 环绕:拱卫。拱护。拱北(众星环卫北极星)。 耸起,隆起,弯曲成弧形:拱肩缩背。拱顶。拱门。拱桥。 向上或向前推,顶动:拱芽。
- 立的解释 立 ì 站,引申为竖起来:立正。立柜。立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立场。屹立。顶天立地。 做出,定出:建立。设立。树立。立意。************。 存在,生存:自立。独立。势不两立。 马上,即刻:立
网络扩展解释
“拱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ǒng lì,其核心含义是肃立、恭敬地站立,通常表现为双手合拱的姿势,以示尊敬。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动作描述:指人直立时双手合拢于胸前或身体两侧,保持庄重姿态。这一动作常见于古代礼仪、祭祀或正式场合,表达对尊长、神明或重要仪式的敬意。
2.历史与文学出处
- 唐代文献:如《玄怪录·齐推女》记载“拱立于前”,描述侍从恭敬站立的情景。
- 宋代记载:孔平仲《孔氏谈苑》提到,孙奭在仁宗面前若见皇帝分心,便“拱立不读”,体现臣子的礼仪。
- 明清小说:《儒林外史》第三七回中,人物“到省牲所拱立”参与祭祀;《水浒传》中也有“诸将拱立听调”的描写。
3.使用场景
- 礼仪场合:如祭祀、典礼等需肃穆的仪式。
- 古代社会规范:臣子面见君主、晚辈侍奉长辈时常用此姿态。
- 考古发现:汉代陶俑中可见“拱立俑”,反映古代礼仪文化的实物证据。
4.相关词语
- 近义词:肃立、伫立、侍立。
- 反义词:箕踞(随意坐卧)、倨傲(傲慢无礼)。
5.注意
- 部分资料(如)将“拱立”解释为“团结一致”,但此释义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误读。主流含义仍以“恭敬站立”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礼仪或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儒林外史》《水浒传》等作品,或查阅权威汉语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拱立
《拱立》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拱(gǒng)和立(lì)。
部首和笔画
拱的部首是手,拥有手字旁。它共有6个笔画。立的部首是立,拥有立字旁。它共有5个笔画。
来源
《拱立》是以立在拱的上方的意象来表达,拱指两个手掌相互抱起的样子,凸出,形状呈弧形。立表示立起。
繁体
《拱立》的繁体写法是「拱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拱的写法有时是用手字旁写,有时是用囗字旁加手字旁来写。立的古字形是一个竖直的笔划。
例句
1.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拱立这个项目。
2. 拱立的拱门在古建筑中常常出现。
组词
拱云、拱桥、拱卫、独拱、拱手而立
近义词
托举、支撑、抬起、举起
反义词
垂挂、下降、塌陷、倒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