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让路的意思、让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让路的解释

(1) [make way for sb. or sth.]∶让开道路,以免阻挡别人

请大家让路

(2) [give way]∶让开

你们的工程得给重点工程让路

详细解释

(1).行路者互相给对方让开道路。形容礼让成风。《孔子家语·好生》:“ 虞 芮 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 西伯 仁也,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新唐书·朱仁轨传》:“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2).指给对方让开通路。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因为等着沿路的民工运粮队让路,前沟里的担架走得很慢。”

(3).比喻为保证主要工作的顺利进行,放弃或暂缓其他工作。《新华月报》1964年第2期:“但是不要停课,尽量做到‘让路不停车’,运动、生产、学习三不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让路

指主动避让通道或优先权,使他人或他物先行通过的行为。既表示具体的交通避让动作,也引申为在利益、机会等方面主动退让的社会礼仪。

  1. 基础释义

    动词性短语,指行走或行驶时主动避让,使对方优先通行。例如:车辆为救护车让路,行人靠右让路。该释义强调物理空间的礼让行为,体现公共秩序意识。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抽象引申义

    在社会语境中,可隐喻为对他人需求、权益的尊重与妥协。如“为新生事物让路”指主动为新兴力量创造发展条件,反映谦逊包容的价值观。此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3. 使用场景

    • 交通场景:机动车礼让行人、紧急车辆优先通行。
    • 社会场景:谦让职位、资源或机会(例:“主动让路给年轻人才”)。

      两类场景均以“主动退避”为核心,体现中华文化中“以和为贵”的伦理观念。来源综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网络扩展解释

“让路”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有以下几种含义和用法:

一、字面含义

指在交通或行进过程中,主动避让、腾出空间,使他人或车辆能够优先通过。例如:

二、比喻义

在抽象语境中,表示“让步”“妥协”或“为其他事物提供发展条件”。例如:

三、常用搭配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文化与社会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让路”与“礼让”精神紧密相关,既是交通法规的要求,也被视为文明素养的体现。《礼记》中“长者先,幼者后”的理念,也延伸至现代社会的公共行为规范。

示例延伸

别人正在浏览...

半纸本则傧尸餐厅城墙出降聪明丸错扳单身汉淀园豆藿黩征恶识附灵服务部管饲瑰癖皓管合穗鹤跱华乐圜门荐头徼守加强团结解危稽古揆今敬老尊贤旌信集群霁岫绢扇惧骇沮诵榴子鹿皮公贸位冥贶排尾赔産篷篙皮肉朴实头穹桑阮生集若释重负丧身失节授经衰促顺桓术士冠四书文死硬派送聘所思韦沓汙庳仙舸相濡以泽小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