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麷的意思、拨麷的详细解释
拨麷的解释
以手拨麦芽。喻事易为。《荀子·富国》:“取其将,若拨麷。” 杨倞 注:“麷,麦之芽蘖也,至脆弱,故以喻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公方在 巴州 营中,手舞大刀,单骑入阵,所向如拨麷埽籜。”
词语分解
- 拨的解释 拨 (撥) ō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 分给:拨发。拨款。拨付。 治理:拨乱反正。 掉转:拨转马头。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
- 麷的解释 麷 ē 炒熟的麦子。 蒲草:“午其军,取其将,若拨麷。” 笔画数:; 部首:麥;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拨麷”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词义
- 本义:字面指“用手拨开麦芽”。“麷”(fēng)指炒熟的麦子或麦芽蘖(麦子发芽后的嫩芽),质地脆弱。
- 比喻义:引申为“事情容易处理”,强调像拨动脆弱的麦芽一样轻松简单,常用来形容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毫不费力。
2.出处与引证
- 最早记载:出自《荀子·富国》,“取其将,若拨麷”,杨倞注:“麷,麦之芽蘖也,至脆弱,故以喻之。”
- 后世用例: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记载武将作战时,形容其“所向如拨麷埽籜”(如同拨麦芽、扫落叶般势如破竹)。
3.用法与语境
- 适用场景: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形容轻而易举之事。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属于生僻词汇。
- 搭配举例:
- “若拨麷”表示“如同处理简单事务”;
- “拨麷埽箨”连用,比喻清除障碍或解决问题极为轻松。
4.相关延伸
- 成语关联:虽与“拨云见日”“拨乱反正”等成语共用“拨”字,但语义无直接联系,后者多强调消除混乱或困难。
“拨麷”以麦芽的脆弱性为喻体,生动体现“易如反掌”的抽象概念,常见于古典文献。因现代使用频率极低,需结合具体古文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拨麷》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催促、督促、催儿子早婚、女儿早产子儿等。该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扌」和「田」。「扌」是手部的意思,表示动作或动手的意思;「田」是田地的意思,用来表示儿子的岁数和生活等。《拨麷》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可能与古代农业社会中传统的婚俗有关,但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来源并不清楚。
在繁体字中,《拨麷》的写法是「撥麪」。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字形会有一些变化,但这个词的古代写法并没有明确记录。
以下为一些关于《拨麷》的例句:
1. 他催促儿子早点结婚,希望早日生孙子,所以经常对他说《拨麷》。
2. 她母亲担心年纪大了生孩子风险会增加,一直在拨麷,希望她早点怀孕。
关于组词,根据《拨麷》的含义,可以组成一些相关词语,如「拨麷有速」(催促对方加快行动)、「拨麷大人」(催促儿子成家)、「拨麷女」(急着嫁人的女子)等。
关于近义词,可以考虑使用「促进」、「催促」、「催婚」等词语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关于反义词,没有一个固定的对应词,但可以使用「迟缓」、「拖延」等词语来表示与《拨麷》相反的意思。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