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兼资的意思、兼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兼资的解释

谓兼具两种资质;具备文武全才。《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君以兼资,参戎作弼。” 明 屠隆 《綵毫记·永王设计》:“惟有翰林供奉 李白 ,天才豪迈,文武兼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兼资的详细释义(汉语词典角度)

“兼资”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兼”和“资”两个字组合而成,主要用于书面语,形容人或事物同时具备两种或多种资质、才能、条件或特性。其核心含义在于强调兼备与双重(或多重)属性。

  1. 核心含义:兼备两种资质或条件

    • “兼”:本义为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具有、同时涉及或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
    • “资”:在此语境下,主要指资质、禀赋、才能、条件、凭借等。
    • 因此,“兼资”合起来,最核心的意思是指同时拥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资质、才能、条件或特性。它强调的不是简单的“有”,而是“兼而有之”,即集多种优点或能力于一身。
    • 示例用法:形容一个人“文武兼资”,即指此人同时具备文才和武略。
  2. 词源与古典用法(强调双重优秀属性)

    •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即有使用,常用来形容杰出人物具备多方面的卓越才能或品质。
    • 例如,在描述历史人物时,可能会说某人“德才兼资”,意指其品德与才能都很出众。
    • 这种用法突出了被形容对象在多个重要维度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或标准。
  3. 现代理解与应用

    • 在现代汉语中,“兼资”仍然是一个比较书面化和正式的词汇。
    • 它常用于评价人物(如领导者、学者、艺术家等),指其能力全面、素质综合,在多个相关领域或方面都有建树或潜力。
    • 也可用于形容事物或方案同时满足多种要求或具备多种功能(虽然此用法相对人物描述较少)。
    • 核心要点 “兼资”强调的是双重或多重优秀属性或必要条件的兼备,常用于赞誉或描述综合性强的特质。

权威来源参考:

结论:

“兼资”意指同时具备两种(或多种)资质、才能、条件或特性,核心在于强调兼备与双重(或多重)优秀属性。它是一个书面语词汇,常用于形容人物能力全面、素质综合,或在特定语境下描述事物满足多重需求。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源》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兼资”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ān zī,主要用于形容一个人具备多种才能或资质,尤其强调文武双全的能力。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含义
    “兼资”由“兼”(同时具备)和“资”(才能、资质)组合而成,字面指兼具两种或多种才能。其核心含义是称赞某人在不同领域(如文武、智勇等)均有卓越能力。

  2. 出处与历史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汉书·朱云传》:“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这里特指朱云兼具文才和武略。晋代潘岳的《杨荆州诔》中也有“君以兼资,参戎作弼”的表述,进一步强化了文武全才的语境。

  3. 用法与扩展

    • 文武双全:传统用法多指同时具备治国之文才与征战之武略,如明代屠隆《綵毫记》提到李白“天才豪迈,文武兼资”。
    • 泛指多才多艺:现代可延伸为对多领域才能的概括,例如学术与实践能力兼备。
  4. 近义词与相关概念
    类似成语包括“文武双全”“才德兼备”等,但“兼资”更侧重资质的多面性,而非单一成就。

  5. 使用场景
    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如人物评价、历史叙述等,强调综合能力的全面性。例如:“这位教授兼资学术研究与行政管理,深受师生敬重。”

“兼资”最初特指文武全才,后逐渐扩展为对多领域才能的赞誉,兼具历史底蕴和现代适用性。

别人正在浏览...

隘制百纳匾介辩口利辞闭户读书敝绨恶粟博畅不讳之门卜洛采物惨遭倡随彻简虫吃牙冲龄胆粗气壮阨狭粉骨糜身附火槁骨菰芦还装话不相投黄金分割教会学校交掎锦绣谷急湍记注局促菊水考具揆课窥覰连翘黎首梅花角褭蹄弄酒庞厘跑躂欺诞奇货侵短轻眉七驺软槃濡沫杀一儆百身体发肤失调赎解树明忐忐忑忑退抑萎绝文莫文毋害务农闲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