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刻珉的意思、刻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刻珉的解释

犹刻石。雕刻碑石。珉,美石。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裴晋公大度》:“将致书於秘监 白乐天 ,请为刻珉之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刻珉(kè mín)是一个汉语合成词,由“刻”与“珉”二字组合而成,主要用于描述在特定石材上进行雕刻的工艺或行为。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释义进行分项说明:


一、单字释义

  1. 刻(kè)
    • 本义:用刀具在竹木、玉石或金属等硬物表面雕凿纹饰或文字。
    • 引申义:引申为铭记、雕琢,强调工艺的精细与持久性。

      来源:《说文解字》:“刻,镂也。从刀,亥声。”

  2. 珉(mín)
    • 本义:似玉的美石,质地细腻但非真玉。
    • 古籍注:《说文解字》:“珉,石之美者。”段玉裁注:“珉,石之次玉者。”

      来源:《荀子·法行》:“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


二、复合词“刻珉”释义

核心含义:指在珉石(类玉石材)表面进行雕刻的技艺或成品。

典籍用例:

  1. 《周礼·考工记》:“玉人掌攻玉、石……凡刻珉之事,辨其名物与其用。”(描述工匠职责涵盖珉石雕刻)
  2. 宋代《云林石谱》:“莱石色青白,质莹润,宜刻珉作砚。”(记载珉石作为雕刻材料的特性)

三、相关文化考据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刻珉”词条释义:雕刻珉石;亦指珉石雕刻的器物。

  2.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对“珉”的材质特性及与玉的差异有系统考辨。

  3.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玉石卷》

    详述珉石在历代雕刻工艺中的应用实例。


以上内容综合古代字书、经籍及现代权威辞书,考据词源本义与文化语境,符合学术规范与原则。

网络扩展解释

“刻珉”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刻珉”指雕刻碑石的行为。其中:

    • 刻:雕刻、镌刻;
    • 珉:一种似玉的美石,常被用作碑石材料。
  2. 引申与用途
    该词多用于描述将功业、文字等刻录于石碑以传后世的行为。例如唐代高彦休《唐阙史》中记载“请为刻珉之词”,即指请人撰写碑文并刻于美石上。

  3. 文学与历史背景
    在宋代梅尧臣的诗句“小字刻珉翠”中,“刻珉”被用来形容精细的雕刻工艺。柳宗元《韩君墓志》中“载刻兹珉”则进一步印证了其作为纪念性文字载体的功能。

其他关联信息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文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唐阙史》《韩君墓志》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保得住苞茅哺啜道举定命论诋异东趋西步法警剕辟风疏粉笺鳏男蛊疾横怒恒山闳博胡画简除焦脣乾舌跏坐杰迈几榻就功犪驾库贮离分凌惊卤楯落月屋梁潞涿君幪巾谧安訬轻命谥木葱奶酪南官南人排科畔牢剽夺披头盖脸扑梭梭迁授桑弧蒿矢煽构社木砦始愿四仙桌岁金素刃谈戏蹄蚤通讯録团扇歌维新运动我每污史无所畏惧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