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二:“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后因以“落月屋梁”表示对故人的怀念。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瞻仰类》:“每动落月屋梁之想。” 清 黄宗羲 《寄周子佩》诗:“落月屋梁长入梦,未知何日遂征帆。”
“落月屋梁”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析:
一、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源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梦李白》诗其二:“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诗中描绘了杜甫在梦中见到被流放的好友李白,醒来后见月光洒满屋梁,仿佛仍能映照出李白的容颜,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二、词义解析
三、用法与结构
四、文化影响
该成语不仅用于中文语境,还被日语借用(读作“らくげつおくりょう”),同样表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五、相关词汇
通过杜甫的诗句,“落月屋梁”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融合,成为汉语中表达思念的经典意象。
《落月屋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月亮落在房梁上。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艹”、“月”、“尸”、“宀”、“木”、“一”、“丨”。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人的诗歌创作,用以形容月亮的美丽景象和诗人的深情抒怀。落月屋梁是意象中的景物,描绘出月光洒在屋檐上的美丽景象。
在繁体字中,落月屋梁的写法为「落月屋梁」,拆分部首和笔画保持不变。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形状基本保持一致。例如,「落」的古代写法为「落」,「月」的古代写法为「月」,「屋」的古代写法为「屋」,「梁」的古代写法为「梁」。
例句:
在这个冬夜里,明亮的月光落在屋梁上,把整个村子照得如同白昼。
组词:
月影洒屋檐、屋梁之上、明月当空、落日西山
近义词:
月下独酌、月明如昼、夜半无人
反义词: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