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运动的意思、维新运动的详细解释
维新运动的解释
改革旧法推行新政的运动。一般特指1898年(戊戌年)以 康有为 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维新变法运动。
词语分解
- 维新的解释 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详细解释谓乃始更新。《诗·大雅·文王》:“ 周 虽旧邦,其命维新。” 毛 传:“乃新在 文王 也。” 陈奂 传疏:“维,犹乃也;维新,乃新也……言 周 至 文
- 运动的解释 ∶运行转动因天时而行罚,顺阴阳而运动。;;《新语》 ∶运用夫宰相运动枢极。;;《后汉书》 ∶物体位置不断改变的现象直线运动 ∶可促进身体健康的身体活动排球运动 ∶向群众公开宣扬某种思想、见解、主义的
网络扩展解释
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与思想启蒙运动,以下为详细解释:
1.定义与时间
维新运动又称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发生于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农历戊戌年),历时仅103天。其核心是清光绪帝主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旨在通过君主立宪制改革,推动中国现代化。
2.背景与领导人
- 历史背景: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加深,知识分子群体觉醒,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
-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维新派人士,他们通过“公车上书”等方式呼吁变法,并得到光绪帝支持。
3.主要内容与措施
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领域:
- 政治:精简机构,开放言论,鼓励官民上书。
- 经济:设立农工商总局,提倡实业。
- 教育:废除八股,创办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派遣留学生。
- 军事:裁撤旧式军队,训练新式陆军。
4.失败原因
- 内部局限:维新派依赖皇帝且未触动封建根基,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群众。
- 外部阻力:以慈禧为首的保守势力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变法被彻底废止。
5.历史意义与影响
- 思想启蒙:首次系统宣传西方政治学说,动摇封建思想统治。
- 改革尝试: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局限,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探索。
- 推动革命:失败加速了革命思潮兴起,为辛亥革命奠定基础。
若需进一步了解维新运动的具体政策或人物思想,可参考历史教材或学术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是指中国晚清时期,为了挽救国家危局而展开的一系列政治、文化、社会上的变革活动。它旨在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走向富强。
部首和笔画
《维新运动》这个词的部首是糸(纟)和辶(⻌),它属于复合字。糸(纟)在这里表示与纺织、线相关的意义,辶(⻌)表示行走、运动的意义。根据部首和偏旁的笔画数,它的笔画总数为15画。
来源和繁体
《维新运动》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日本载于《大正新修红字韦编武备考》的词目。在繁体中,它的写法为「維新運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维新运动》一词可能采用迥异的书写方式。由于现代字形系统与古代不尽相同,我们无法准确确定古时候《维新运动》的字形。
例句
1. 维新运动的倡导者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来改变中国的现状。
2. 维新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组词
1. 维新思潮
2. 维新派
3. 维新精神
近义词
改革运动、变革运动、改良运动
反义词
保守主义、复古主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