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苛刻,严酷。《明史·奸臣传序》:“ 陈瑛 在 成祖 时,以刻酷济其奸私,逢君长君,荼毒善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君知刻酷之积怨,不知忠厚亦能积怨也。”
(2).深刻谨严。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二:“《诗谱》称 汉 《郊庙》十九章,煅意刻酷,炼字神奇,信哉。然失之太峻,有《秦风·小戎》之遗,非《颂》诗比也。”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刻酷”并非现代汉语规范词汇,但在特定语境中可拆解为“刻”与“酷”的复合语义,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用法及现代语用习惯综合理解:
刻(kè)
酷(kù)
“刻酷”属非标准合成词,其含义需依语境推断:
清《聊斋志异》有“性刻酷”之述,指性情严苛冷酷(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
或指“极端严苛”,如“刻酷的刑罚”,但更常用“严酷”“苛刻”等规范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辞海》(第七版)均未收录“刻酷”词条,印证其非现代汉语标准词汇。
表“严厉残酷”时,推荐使用“严酷”“苛刻”“残酷”等规范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建议)。
《汉书·刑法志》载“吏益刻酷”,指官吏执法日益严苛(中华经典古籍库)。
北大语料库中“刻酷”仅见于个别近现代文学作品,使用频率极低(CCL语料库)。
“刻酷”属古汉语遗留或特定语境下的临时组合,核心语义为“严苛冷酷”,但现代汉语中应以“严酷”“苛刻”等规范词替代。其理解需依托“刻”的严厉性与“酷”的极端性复合,兼具行为与程度双重特征。
参考来源:
“刻酷”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苛刻、严酷
指待人处事的方式严厉、不宽容,带有压迫性。例如《明史·奸臣传序》提到陈瑛“以刻酷济其奸私”,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也记载了“刻酷之积怨”的用法。
深刻谨严
形容文笔或艺术表现的风格深刻而严谨。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价汉《郊庙》十九章“煅意刻酷,炼字神奇”,即强调其精炼且富有深意。
补充说明:
安闲自在半截腰剥褫逼制残毁长狄撤废鸱鸠重九译窜贬粹悫大插屏单寒丹霜倒数方程點瓜递孝东床姣婿东西易面返乡冯国璋工官菰菜鬼弹輷鞫胡簋火石火刑简单明了介狭久逸考亭吭唧狂獒枯树逢春麟驹六贽龙王虑过买醉佞色品字坑气短起身屈厄适戍失喜书画硕德陶然特大号铜梁通时达务推诿未来学为什麽无头榜乌衣之游小除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