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et up;get out of bed]∶起床
五点钟起身
(2) [start on a journey]∶动身;起程
起身去上海
(3) [stand up]∶站起;起立
(1).出身。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犂锄。” 宋 岳飞 《奏乞除在外宫观第二札子》:“臣起身田野,势孤援单。”
(2).站起;起立。《宣和遗事》后集:“ 粘罕 与帝并起身,紫衣人望帐,下马升阶。”《儒林外史》第四十回:“那先生起身从新行礼。” 李劼人 《大6*波》第三部第二章:“钦差应当答说:‘圣躬安好!……起去!’而后官员们才起身与钦差相见。”
(3).动身。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则今日杀牛宰马,做箇大大筵席,管待天使大人起身。”《红楼梦》第一○四回:“ 贾政 见了 宝玉 果然比起身之时脸面丰满。” 陈翔鹤 《不安定的灵魂》:“至何日始能起身北上,则此时尚不能一定,不过为期总在不远罢了。”
(4).起床。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二本第七出:“ 唐三藏 此日起身,他胖姑儿从头告诉了你。”《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五更时分, 兴哥 便起身收拾。” 茅盾 《脱险杂记·生活之一页三》:“早上天一亮就起身。”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起身汉语 快速查询。
“起身”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1. 字面动作义 指身体由坐、卧等姿势转为站立状态。例如:
2. 引申行动义 表示开始行动或启程出发:
3. 特殊语境用法 在武术/戏曲中可特指特定动作:
该词在古汉语中还有「出身」的含义(如《汉书》记载的官吏起身),现代已较少使用。使用时需注意搭配语境词,如「起身告辞」「起身反抗」等短语中含义侧重不同。
起身,意为站起来、起立。它可以用作动词,表示从坐、卧的姿势中站立起来;也可以用作口语中的寒暄之辞,表示告别或离开。
“起”字的部首是“走”,总笔画数为6。
“身”字的部首是“身”,总笔画数为7。
“起身”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明确,它最早出自《论语·卫灵公》:“君子立而不民,而后不及。”这句话是孔子对卫灵公的评价,其中的“立”即指“起身”。
在繁体字中,“起身”用繁体写法为「起身」。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其中“起身”这个词的古代写法为「起身」,与现代的写法相同。
1. 今天早上,他听到响声就从床上起身了。
2. 同学们,请起身鞠躬致谢。
起立、起身动作、远离人群、起床、起飞
起立、起来、站起
坐下、倒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