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赤俄的意思、赤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赤俄的解释

旧指十月革命后的 俄国 。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七:“ 赤俄 革命后的社会生活,更进一屋,混以前相异的社会为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赤俄”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政治色彩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赤俄” 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对“苏维埃俄国”(后为苏联)的别称,特指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


二、历史语境与使用

  1. 政治立场标签

    中国知识分子及媒体用“赤俄”区分新旧政权,如《申报》称:“赤俄推行土地国有化政策”(1925年)。

  2. 意识形态关联

    与“赤化”(共产主义传播)一词同源,体现对苏联输出革命的警惕或支持,如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提及“赤俄模式”。

  3. 中立到贬义的演变

    初期为中性指代,后因国共对峙,国民党文献中渐带贬义,如《中央日报》载文批判“赤俄渗透”。


三、现代认知与使用规范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申报数据库(1872–1949).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沈志华. 《中苏关系史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注:因“赤俄”为历史术语,网络公开词典释义有限,以上来源以权威历史文献及学术著作为主。)

网络扩展解释

“赤俄”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赤俄(拼音:chì é)指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俄国,即1917年革命后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该词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色彩,现已较少使用。

词源与背景

  1. “赤”的象征
    源于苏联红色旗帜,象征革命与共产主义。类似用法如“赤化”“赤军”等。
  2. “俄”的指代
    即俄罗斯(俄国),特指革命后政权更迭后的国家形态。

文献例证

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写道:“赤俄革命后的社会生活,更进一屋,混以前相异的社会为一。”,印证该词在20世纪早期中文语境中的使用。

使用场景

补充说明

该词因含意识形态色彩,当代使用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避免歧义。如需更详细文献例证,可参考瞿秋白相关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白松扇班治豹策贬夺婢鱼裁削参数方程嘈嚷除免纯阴大拜端称燔燎高席革舃贡赋公映工作午餐果马故祀泓泓间行教龄界别解斋静居老山铃子茫无所知慢忘枚列米象目极沐雨梳风暮雨朝云凝帖朴金野现象平上帻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潜形怯钝青海骢凄疼认军旗如荼如火少君术绳正世役霜牙税俗司武俗末他他藉藉天不转地转天风伪貌乡途香璎仙将孝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