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军的意思、国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军的解释

(1).国家的军队。《魏书·彭城王勰传》:“昔闻国军获胜,每逢云雨。今破 新野 、 南阳 及摧此贼,果降时润。诚哉斯言。”

(2).国6*6*党政府自称其军队为“国军”。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国军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国军"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语境和政治含义的专有名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词典学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国军指"国家军队的简称,特指1925年至1947年间中国国民党组建并领导的国民革命军"。该词条强调其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武装力量代称的职能属性,语义范畴包含军事建制与国家政权双重维度。

二、历史沿革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记载,该称谓始见于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整编的国民革命军建制,北伐战争时期成为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直属武装力量的标准称谓。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颁布后改称"中华民国国军",直至2000年台湾地区相关法规修订时,在正式文书中逐渐被"国军"与"国防军"等中性表述替代。

三、文化语境变迁 《两岸关系辞典》指出,在当代汉语语境中,"国军"一词主要存在于历史文献与特定政治表述中。大陆地区现行规范性文件中,依据《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要求,涉及台湾地区武装力量时应使用"台湾地区武装力量"等法定表述,避免使用可能产生主权误解的称谓。

网络扩展解释

“国军”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核心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解读:

一、基本含义 指代国家的军队,即国家政权建立的武装力量。该用法最早见于《魏书》等古籍,如《北史·彭城王勰传》中“国军获胜”即指国家军队的胜利。

二、特定历史称谓 特指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军队:

  1. 起源:1925年由国民党在广州组建,全称“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初期效忠国民政府。
  2. 演变:1947年改称“中华民国国军”,1949年后随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地区,现由台湾地区行政当局控制,大陆多称其为“台军”。
  3. 特点:建军初期效仿苏联体制,设党代表及政治部,具有政党属性。

注意:当代使用该词需注意语境,避免混淆国家军队的广义概念与特定历史时期的军队称谓。如需引用历史文献,建议标注具体时间范围(如1925-1949年间的国民党军队)。

别人正在浏览...

傍境比轮比坐鉢昙摩罗伽大宝不变才貌俱全尘忝传状橱柜厝生登厢电离平衡钿鸟断断继继蹲跠坟兆浮翔赶点槶脸古为今用豪幸诃骂宦孺弧精护落火炭炯然饥扰酒妪军国苦会立案聊天履绳梅妻鹤子磨晩詉詉闹盈盈爬沙俏丽清醑亲口穷尽弃其余鱼诠叙申畅升斗小民使聘逝逝时飨守求受性擡颏驮家外方文章树侠拜瑕咎仙仪小姑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