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国家的重大罪案。《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秋七月癸巳, 公子牙 卒,何以不称弟,杀也。杀则曷为不言刺,为 季子 讳杀也。曷为为 季子 讳杀, 季子 之遏恶也,不以为国狱,缘 季子 之心而为之讳。”
“国狱”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根据汉典及古代文献记载,“国狱”指国家的重大罪案。这一解释源自《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的记载,其中提到季子处理公子牙事件时,“不以为国狱”,即未将此案列为国家层面的重大罪行,体现了对特定历史事件的讳饰。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扩展了该词的含义,将其解释为“国家的监狱”或比喻“专制政权下的黑暗监狱”。此用法可能源于字面拆分(“国”+“狱”),但缺乏古代文献直接支持,更多属于现代语境下的引申。
若有进一步考据需求,可查阅《公羊传》原文或权威古籍注疏。
国狱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国”和“狱”两个字组成。
“国”字是一个独体字,拆分部首是“囗”(围字头),总笔画数为8,属于简化字。
“狱”字由“⺍”(犭字旁)和“玉”组成,总笔画数为10。
“国狱”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用来指代国家的监狱。在古代繁体字中,“狱”字的写法是“獄”。
在古时候,国狱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些不同。例如,有时会将国狱写为“國獄”。但是,这些写法已经较少被使用。
1. 这位政治犯被关押在国狱中,数年后才获释。
2. 国狱是一个法律制度的一部分,用来对付违反国家法律的罪犯。
国家、狱吏、狱卒
监狱、牢狱、囚狱
自由、解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