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特别擅长的技能。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三幕:“ 为民 兄,您再教它几句您的看家本领。” 巴金 《谈<憩园>》:“没有配角或‘下手’,主角的好些看家本领都使不出来。”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她不等他说真心话,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来了。”
“看家本领”是一个常用成语,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指个人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独有的专长,通常用于形容关键时刻能展现的核心能力。例如:“这套剑法是他的看家本领,旁人难以模仿。”()
文学出处:
首次明确出现于茅盾《清明前后》第三幕:“为民兄,您再教它几句您的看家本领。”()
巴金、李劼人等作家也曾在作品中引用此词,强调“无配角则主角的看家本领无法施展”等语境()。
语言特点:
多用于描述专业能力或独特技艺,如:
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参考词典网等来源()。
《看家本领》是一个成语,意指某人或某物的特有技能或本领。
《看家本领》的部首是目字旁(⺆)和木字旁(木),分别属于三点水和一点水偏旁。它的总笔画数为11。
《看家本领》最早出现在元代胡祗《监斛料理》一书中。它的繁体形式为「看家本領」。
在古时候,看家本领的写法有所不同。常见的写法是「看家本朾」,其中「朾」是古代对「领」的称呼。另外,有时也会以「看家本领」的正字形「看家本令」来表达。
1. 他在工作中展现出了他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看家本领。
2. 这位艺术家凭借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和精湛的看家本领,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1. 本领高强
2. 本领展示
3. 本领培养
4. 本领过人
1. 本事
2. 才能
3. 技能
1. 无能
2. 不足
3. 无本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