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特别擅長的技能。 茅盾 《清明前後》第三幕:“ 為民 兄,您再教它幾句您的看家本領。” 巴金 《談<憩園>》:“沒有配角或‘下手’,主角的好些看家本領都使不出來。”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她不等他說真心話,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來了。”
“看家本領”是一個常用成語,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個人特别擅長的技能或獨有的專長,通常用于形容關鍵時刻能展現的核心能力。例如:“這套劍法是他的看家本領,旁人難以模仿。”()
文學出處:
首次明确出現于茅盾《清明前後》第三幕:“為民兄,您再教它幾句您的看家本領。”()
巴金、李劼人等作家也曾在作品中引用此詞,強調“無配角則主角的看家本領無法施展”等語境()。
語言特點:
多用于描述專業能力或獨特技藝,如:
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詞典網等來源()。
《看家本領》是一個成語,意指某人或某物的特有技能或本領。
《看家本領》的部首是目字旁(⺆)和木字旁(木),分别屬于三點水和一點水偏旁。它的總筆畫數為11。
《看家本領》最早出現在元代胡祗《監斛料理》一書中。它的繁體形式為「看家本領」。
在古時候,看家本領的寫法有所不同。常見的寫法是「看家本朾」,其中「朾」是古代對「領」的稱呼。另外,有時也會以「看家本領」的正字形「看家本令」來表達。
1. 他在工作中展現出了他紮實的專業知識和獨特的看家本領。
2. 這位藝術家憑借他獨特的創作手法和精湛的看家本領,獲得了廣大觀衆的認可。
1. 本領高強
2. 本領展示
3. 本領培養
4. 本領過人
1. 本事
2. 才能
3. 技能
1. 無能
2. 不足
3. 無本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