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敦礼的意思、敦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敦礼的解释

尊崇礼教。《孔丛子·陈士义》:“当今所急者,在修仁尚义,崇德敦礼。”《后汉书·朱穆传》:“得小心忠篤敦礼之士,将军与之俱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敦礼是汉语复合词,由“敦”与“礼”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崇敬并践行礼仪规范,强调对礼制的尊崇与切实履行。以下从词典释义、典籍用例及权威辞书角度分层解析:


一、单字本义溯源

  1. 敦(dūn)

    《说文解字》释为“厚也”,本义为厚重、笃实,引申为诚恳、勤勉、推崇之意。如《礼记·曲礼上》载“敦善行而不怠”,即强调切实推行善举。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礼(lǐ)

    《说文》称“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原指祭祀仪轨,后扩展为社会典章制度、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如《论语·颜渊》言“克己复礼为仁”,突出礼的教化功能。

    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复合词“敦礼”的典籍释义

“敦礼”作为动宾结构,最早见于史书与儒家文献,侧重以实际行动尊崇礼法:

  1. 《后汉书·朱穆传》:

    “穆深敦礼教,以肃风政。”

    此处指朱穆竭力推行礼教以整肃风气,体现“敦礼”的实践性。

    来源: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北史·崔浩传》:

    “浩敦礼先贤,留心典故。”

    描述崔浩尊崇先贤礼法,研习典章制度,凸显对传统的敬畏。

    来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整理本。


三、权威辞书系统性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从语义与用法层面凝练解释: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敦礼”释义为“尊崇礼法;勉力于礼”,强调行为主体对礼制的主动遵从与践行。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为“崇尚礼仪,遵行礼制”,并引《宋书·礼志》“敦礼明教,以庠序为先”佐证其教育意义。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


四、文化内涵延伸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敦礼”与“重德”“修身”紧密关联:


“敦礼”在汉语史中始终承载“崇礼、践礼”的双重意涵,既是社会治理的规范,亦为个人修养的准则,其权威释义始终根植于经典文献与辞书系统。

网络扩展解释

“敦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尊崇礼教、恪守礼仪,强调对传统道德规范的重视和对他人的尊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字义拆分

    • “敦”:本义为厚道、诚恳,引申为恪守、推崇()。
    • “礼”:指礼仪、礼节,也包含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的行为()。
      二者结合,表示以诚恳态度践行礼仪。
  2. 深层内涵

    • 强调对传统礼教的尊崇,如《后汉书》提到“敦礼之士”需兼具忠诚与礼仪修养()。
    • 延伸为处理人际关系时需真诚、礼貌,如《孔丛子》主张“修仁尚义,崇德敦礼”()。

二、使用场景

三、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四、补充说明

部分文献(如)提到“敦礼”包含对亲友的诚恳态度,可视为广义延伸。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书面或特定文化语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孔丛子》《后汉书》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剥皮实草碧油油不上菜园藏踪谌摰宠戚充周酬价出滞荡目邓世昌丁拐儿杜断房谋发难番塞梵世俸缎盖然性干花皓月千里哼喝鹤舞后羿缓带之思郇公厨浑抡吞枣江曲假卧精品矜肃开心符抗刭科法坑探乐游原敛材流陨龙尾石緑酒迈爽慢游蒙拾明决年事已高劈杀乾嚎窃权祈告阙落柔麻肉枣赏豫侍婢吐诚暇遑陷覆饷米夏屋戏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