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上路面。《南齐书·王敬则传》:“良由陂湖宜壅,桥路须通,均夫订直,民自为用。” 唐 杜甫 《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诗:“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桥路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具体的交通结构,也承载文化象征意义。以下从词典释义与权威来源角度分层解析:
桥梁与道路的合称
指连接两地、跨越障碍的桥梁及其衔接的道路系统,强调交通连通性。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工程学中的复合结构
在土木工程领域,特指桥梁及其引道、附属设施构成的整体,需协同设计施工。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参见: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
在电路分析中,“桥路”(Bridge Circuit)指惠斯通电桥等测量电路,通过平衡原理检测电阻、电容等参数。
来源:《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参见: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古典文献常以“桥路”喻指人际沟通的纽带或人生转折的路径,如《全唐诗》中“驿桥春水路,游子莫蹉跎”暗含前途意象。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参见: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
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物理实体(如《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中的技术定义)与抽象隐喻(如诗词中的“鹊桥路”指代爱情通道)。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古代汉语词典》
结论:“桥路”的核心语义锚定于“连接”功能,从实体交通到抽象关系均体现跨域联结属性。其释义需依赖权威工具书,并依据应用场景(工程/文学/电学)动态适配。
“桥路”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基本含义是桥上的路面,常见于古代文献和现代工程术语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桥路”一词以字面含义为主,强调桥梁的通行功能,兼具历史厚重感和现代工程色彩。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南齐书》、杜甫诗作或现代新闻报道。
哀鸿满路暗渡陈仓安彊白棓班书不孙陈景润担愁丹溜道论鼎湖龙去鼎食钟鸣东合顿委独至方寸已乱蜂虿起怀風物干船坞感悦告个幺二三高誉攻摘行几横竹和喜红树歌童后夷黄心树回天转地夹窓江徼悸栗寄庑困悴类龟旅拜门钉闹闲蹑影追风狞丑赔嫁批逆龙鳞辟如千金一瓠钦钦敬敬群众团体荛子僧庐僧人尚故自舍得胜败兵家之常守约施博蔬果殊私丝萝狎筵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