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易·乾》第六爻的爻位。《乾》卦“上九”(即第六爻)的爻辞为“亢龙有悔”,故称其爻位为亢位。相传 孔子 解释何谓“亢龙有悔”时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后因以“亢位”为前朝失位、后代受禅之兆。《南齐书·高帝纪上》:“ 后汉 自 建武 至 建安 二十五年,一百九十六年而禪 魏 , 魏 自 黄初 至 咸熙 二年,四十六年而禪 晋 ……咸以六终六受。六,亢位也。验往揆今,若斯昭著。敢以职任,备陈管穴。伏愿顺天时,膺符瑞。”
亢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释义与用法,依据权威词典及文献综合阐释:
星象学含义
亢为二十八宿之一,属东方青龙七宿的第二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亢位指亢宿所处的天区位置,象征青龙的咽喉,古代用于天文观测与分野理论。
《史记·天官书》:“亢为疏庙,主疾。”
风水罗盘方位
在风水罗盘中,亢位是二十四山向之一,位于正东偏南(甲卯之间),对应方位角约82.5°–97.5°,关联五行属性与吉凶判断。
《钦定罗经解定》:“亢宿属金,为阳亢之象。”
引申义:至高或过度之位
由“亢”的本义“极高”“过度”引申,指事物处于顶点或过盛状态的位置,含警示意味(如“亢龙有悔”)。
《周易·乾卦》:“上九,亢龙有悔。”
注:因未找到可直接引用的在线词典资源,以上来源均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建议读者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查阅原文。
“亢位”是一个源自《周易》的术语,具体含义如下:
亢位指《周易·乾卦》第六爻(即“上九”)的爻位。乾卦第六爻的爻辞为“亢龙有悔”,因此该爻位被称为“亢位”。
《周易》中的象征
“亢龙有悔”表示事物发展至顶峰后可能走向衰败,暗含“物极必反”的哲理。孔子曾解释:“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即虽居高位但缺乏实际根基,易生悔恨。
引申的政治寓意
在历史语境中,“亢位”被用作前朝失位、后代受禅的征兆。例如《南齐书》引用此概念,将“六”视为“亢位”,暗示朝代更迭的必然性。
现代汉语中,“亢位”偶尔用于形容傲慢自大的态度,但这一用法较少见,更多保留其古典哲学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周易》原文或历代注疏。
拔节冰衿浡乱不遑宁息层壁朝婚超群绝伦驰晖雠隙穿落盗踪打挣低弱多歧饭堂翻撷枫叶拂性改道膏乳革讳格簺规报海岛河女曲鸿泥雪爪遑急毁削虎丘截留浸渐酒窝欿欿劳乏燎浆黎歌蹓跶鸾墀马缨墓铭辇致凝缓蓬垢篇家丕然青羊虬户篠骖容芘散焕上世素波俗陋缩头枉陷委宛文扮杌陧小先生小游神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