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截留的意思、截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截留的解释

[withhold;hold back] 扣留;办理过程中留下

截留货款

详细解释

(1).拦取。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截镫留鞭》:“ 姚元崇 初牧 荆州 ,三年,受代日,闔境民吏泣拥马首,遮道不使去,所乘之马鞭鐙,民皆截留之,以表瞻恋。”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脸孔》:“都让他们截留了,我们没有搪瓷罐子。”

(2).留下应解往他处的款项、物资或人员等。 宋 叶梦得 《奏截留福建枪杖手第二状》:“曾权截留 邵武军 枪杖手八百二十五人,相兼使用。” 宋 陆游 《蜡弹省札》:“土地所出,并许截留,充赏给军兵禄养官吏等用,更不上供。”《清会典事例·户部·漕运》:“ 康熙 二十三年题准,截留 武清 、 永平 等处漕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截留”的汉语词典释义

“截留”是一个动词,指在物品、资金或信息传递过程中,通过人为手段将其扣留或中途阻拦,使原本应流向某处的资源未能如期到达。该词由“截”(切断)和“留”(保留)构成,强调“中途阻断并扣下”的核心语义。

  1. 基本释义

    • 语义范畴:多用于描述对公共资源(如资金、物资)或信息的中途扣压行为,常见于行政、经济及法律领域。
    • 例句:“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截留中央财政拨款。”(《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词源与结构

    • “截”本义为切断,如“截断”;“留”意为保留、停留。二者结合后,引申为“切断正常流动路径并扣留”,隐含负面行为色彩。
    •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指出,“截留”的构词逻辑反映了汉语“动补结构”的典型特征。
  3. 使用场景与法律意义

    • 行政领域:如截留税款、截留扶贫资金,多指违反规定的扣压行为。
    • 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截留公款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克扣、侵占、扣压(语义相近但侧重不同,如“克扣”强调减少应给部分,“截留”强调中途阻断)。
    • 反义词:发放、拨付、转交(表示资源正常流通)。

权威引用:

网络扩展解释

“截留”是一个多场景使用的词语,其核心含义为“扣留或拦截某物/人,使其无法正常流通或使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动词性质
    指在办理事务过程中,将原本应转交、输送的物品、款项或人员扣留下来。例如:截留税款、截留公文()。

  2. 自然现象
    在生态学或地理学中,可指植物枝叶对降水(如雨水)的拦截作用()。


二、详细解释

  1. 人为截留

    • 财务场景:如企业截留员工工资用于周转(),或海关截留违禁品()。
    • 物资管理:历史上曾有截留漕粮、军需物资的记载()。
  2. 自然截留

    • 植物通过枝叶减缓雨水落地速度,减少地表径流()。

三、应用场景举例

  1. 日常行政

    “文稿被截留”指文件在传递过程中被扣压未及时处理()。

  2. 环境保护

    水塘系统截留降雨径流,降低洪峰()。


四、近义词与扩展

如需更完整的释义或古籍例证,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答不理百种豹策暴事綳子边论别所笔录兵谏部人丛芜地宝定鼎氐羌飞髾分钗劈凤讽告风棱抚柔覆罩割爱见遗光可鉴人关聚猴儿谏説饥冻交切极讙记月举手之劳抗颜为师刊启克敌克勉叩问匡改历荚缕述明王乃才男爵铙挽青翼羣衆路綫纔方生生世世事端书録肆任胎动天地根亭曈同期录音投蜺望帝望海潮完签卧隐窝隐小绵羊小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