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宋 苏轼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 韩忠彦 使 契丹 , 杨兴公 迎劳,问公所在,且曰:‘ 滕公 可谓开口见心矣。’”《朱子语类》卷十九:“圣人説话,开口见心,必不只説半截,藏着半截。”亦作“ 开口见胆 ”。 宋 宗绍 《无门关·赵州洗钵》:“ 赵州 开口见胆,露出心肝。”《陆象山语录》卷上:“吾於百众人前开口见胆。”
“开口见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指说话直爽坦率,毫无隐藏或拐弯抹角。形容人性格坦诚,表达直接。
如:“他是一个开口见心的人,从不拐弯抹角。”
若需进一步了解不同典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朱熹《朱子语类》或苏轼文集等文献来源。
《开口见心》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说话直接深入人心,表达准确到位,让人一听即明白。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开口见心》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是“开”,由“口”部和“开”笔画组成。第二个字是“心”,由“心”部和“心”笔画组成。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论语·季氏》一章中:“孔子曰:‘由,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后来,人们将这句话转化为成语,即“开口见心”,用来形容说话直截了当,表达真实的内心想法。
《开口见心》的繁体写法为「開口見心」。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开口见心》的古字写法为「開口見芯」,使用了与现代汉字略有不同的字形。
他总是能够开口见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拐弯抹角。
开门见山、开场白、开诚布公
直言不讳、言之凿凿、言辞犀利
含糊其词、拐弯抹角、不明不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