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开拔的意思、开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开拔的解释

[(troops) move;set out;departure] 离开,走开

部队推迟开拔的日期

详细解释

(1).犹开挖。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沟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剏筑城隍,开拔河道。”

(2).军队由驻地或休息处出发。 郭希仁 《从戎纪略》:“余即告 华堂 ,可令队伍少休息,即开拔紥 全店 以东,一可防敌人长驱,捣我军营次;一可牵缀敌人,使不得注全力於东南各路。” 巴金 《家》二二:“在他们那个公馆里驻扎的一排兵已经开拔走了。” 萧红 《生死场》十五:“开拔的队伍在南山道转弯时,孩子在母亲怀中向父亲送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开拔(kāi bá)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明确军事色彩的动词,指军队或集体人员从原驻地出发转移至新地点的行动。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字源与基本释义

  1. 字义拆解

    • 开:本义为“启程、启动”,引申为行动的开始。
    • 拔:原指“抽出、移动”,此处指“离开原地”。

      二字组合强调“从静止状态转向行进”的动态过程。

  2. 现代释义

    指军队、队伍或集体组织离开原驻地,向新目标进发。

    例:部队拂晓开拔,急行军奔赴前线。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军队)由驻地或休息处出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注:因版权限制未提供链接,可参考商务印书馆官网查询纸质书信息)

  2. 《汉语大词典》

    释义:“军队或集体人员离开原地出发。”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


三、使用场景与延伸


四、文化背景

“开拔”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行伍”“征途”的意象,常见于历史文献与战争题材作品。如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调度场景,均需以“开拔”为行动起点。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3.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1980.(补充语境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开拔”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军队或集体行动的出发,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说明

  1. 军事行动:特指军队拔营启程,如“部队拂晓前开拔”。
  2. 延伸用法:可比喻集体或组织开始行动,如“旅行队开拔”“工程队开拔至新工地”(部分非军事场景下使用,但较少见)。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使用场景

五、例句参考

  1. “第三天拂晓前,部队开拔了。”
  2. “孙策大军开拔,分军围住对面大山。”
  3. “增派部队已接到通知,准备开拔。”

英文对应:move; set out; depart()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圭白民耙路机锛锄驰陈侈论出线权倒崩孩儿刀刃大审点发敦趣堕休粉恶臭烽橹焚琴煮鹤服务业阁仔公玉寡独挂连合注混营子郊兆孔业媿悔盔子蜡蹋连韵铃吏楼舩卖市没了捆儿绵剧密缝密令末事勤分跂向劝乐权位三脚虾蟆沙岛牲礼深厉实力失色诗天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手戟素雉天贼吞咽无干凈伍浓乌云压顶涎瞪瞪乡试小异大同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