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鞫狱的意思、鞫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鞫狱的解释

审理案件。《魏书·广川王略传》:“性明敏,鞫狱称平。”《旧唐书·职官志二》:“凡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亲属讎嫌者,皆听更之。” 章炳麟 《文学说例》:“ 迁固 所録……仍其本语,无所增损,如鞫狱之録辞,此所谓口説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鞫狱(jū yù)是古代汉语中的法律术语,专指审讯案件、审理狱讼的过程,强调对案件事实的调查、推问与定罪量刑的司法活动。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层面:

  1. 基本释义

    指司法官吏对犯罪嫌疑人或涉案人员进行审问、查证,以查明案情真相并作出判决的行为。相当于现代法律中的“审讯”“审理”或“审判”活动。

  2. 字源与结构

    • 鞫 (jū):本义为“审问”“穷究”。《说文解字》释为“穷理罪人也”,即深入追问、彻底查究案情。
    • 狱 (yù):指诉讼案件、刑狱之事。

      二字结合,“鞫狱”即指对案件进行详细审问、调查、推究的司法程序。

  3. 古代司法程序中的具体含义

    在古代司法体系中,“鞫狱”是诉讼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指承审官员在获取诉状、证据后,对涉案人员进行讯问、对质、核实证据,以确定犯罪事实是否存在、情节轻重及如何适用法律的过程。其目的是“得情”(查明实情)、“定谳”(作出判决)。

  4. 古籍用例与权威性佐证

    • 《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 郑玄注:“狱,谓相告以罪名者…鞫,谓考问其罪状也。” 明确区分了“狱”(控告罪名)与“鞫”(审问罪状)的关系。
    • 《汉书·刑法志》:“今遣廷史与郡鞫狱。” 指派遣廷尉史官到郡县参与审理案件。
    • 《唐律疏议·断狱律》:“诸鞫狱者,皆须依所告状鞫之。” 规定审讯必须依据控告状进行,体现了程序要求。

      这些典籍记载印证了“鞫狱”作为古代司法核心活动的历史地位和法律内涵。

“鞫狱”是一个具有深厚法律文化底蕴的古汉语词汇,精确指代中国古代司法中由官吏主持的、旨在查明案情真相并作出判决的审讯与审理过程。其核心在于“审问推究”,是古代诉讼制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鞫狱”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的术语,指对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具体含义及特点如下:

1.基本定义

“鞫狱”即审理案件,指古代司法官员对被告人进行审讯、查明案情并作出判决的全过程。这一术语在汉代开始广泛使用,并成为司法程序的统称。

2.历史演变

3.程序特点

汉代鞫狱包括以下步骤:

4.法律规范

古代对鞫狱的严谨性要求极高,若审理不实或超出诉状范围,官员将面临严厉处罚,如汉代“赎死”“完为城旦”等刑罚。

“鞫狱”反映了古代司法程序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其定义、程序及法律约束在不同朝代有所延续和调整,是研究中国传统法制史的重要概念。

别人正在浏览...

备责笔宝羼入骋神春敷春廪出圈儿钓国鹅湖费筹黼画辅熙附舟耗斁和杂懽心毁裂江亭怨矫輮偈偈惊肃近途今昔积黠可惮旷廓匡子朗鉴累俘立方体蛎粉墙鑪子履鞋庬澒铓锣面似靴皮木炭木镞内録普济羣生千乞七宝团圞弃躯秋赛盛明视死如饴视文收瘗蜀彩鹈峰铜器徒有虚名望夫山往例魏丙蕰草窝盗详的详敏薤露